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呼吸异常当心肺栓塞: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7: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呼吸异常当心肺栓塞: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呼吸异常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据统计,肺栓塞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肺栓塞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01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这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见的症状包括:

  • 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气短、喘不过气,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 胸痛:可表现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 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咳血,颜色可能为鲜红或暗红。
  • 晕厥: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突然晕倒。
  • 心悸、出汗、焦虑等非特异性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40%的肺栓塞患者血氧分压正常,20%的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正常,因此不能仅凭血气分析结果排除肺栓塞的可能。

02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由于肺栓塞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很难仅根据症状或体征确诊。因此,及时且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实验室检查:
  • 血浆D-二聚体:敏感度高达92%~100%,若D-二聚体<500 ug/L,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对于老年患者,应调整临界值为年龄(岁)×10 ug/L。
  • 动脉血气分析:可发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 血浆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受累,预后不良。
  • B型利钠肽(BNP)及NT-proBNP:可用于评估右心功能和预后。
  1. 心电图:常见表现为V1~V4导联T波改变和ST段异常、SⅠQⅢTⅢ征等。这些改变有助于预测不良预后。

  2. 影像学检查:

  • CT肺动脉造影(CTPA):是目前最常用的确诊方法,能显示肺动脉内栓子的形态和范围。
  • 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对肺栓塞诊断有明确价值,特别是不适宜做CTPA的患者。
  • 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反流等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
  1. 危险分层评估:使用PESI、sPESI等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3

肺栓塞的治疗方案

肺栓塞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恢复肺动脉血流,改善右心功能,预防复发。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
  • 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并溶解现有血栓。
  • 溶栓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和中高危患者,静脉溶栓是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方案。
  1. 介入治疗:
  • 经导管血栓碎解:通过导管机械性碎解血栓,恢复血流。
  • 局部溶栓:在血栓部位直接注射溶栓药物。
  • 血栓抽吸:使用抽吸装置清除血栓。
  • 机械取栓:通过机械装置直接取出大块血栓。
  1. 外科手术:对于不适合溶栓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04

预防措施

预防肺栓塞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

  1. 适度运动:如抬高下肢、撸腿运动、踮脚运动等,促进静脉回流。
  2. 健康饮食:低脂、低糖、低盐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纤维素。
  3.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年体检一次,60岁以上每半年体检一次。
  4.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2小时起身活动一次。
  5.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增加血栓风险。

肺栓塞是老年人呼吸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通过了解其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同时,通过合理运动和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风险。如果发现老年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栓塞等潜在疾病,以便尽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