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多为内翻,中医治疗助力快速康复
脚踝扭伤多为内翻,中医治疗助力快速康复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香港人每日平均步行6,880步,约等于6公里,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无论是走路、疾步还是跑步,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踝关节扭伤,即俗称的“拗柴”。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一般的脚踝扭伤多为向内扭伤。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看,小腿外侧的骨头相对内侧较长,踝关节内侧的韧带比外侧强,这虽然能限制外翻损伤,但也增加了内翻的风险。扭伤后通常会出现踝关节疼痛、走路困难、局部肿胀或出现瘀斑,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移位或骨折。
拗柴的原因
- 走路不慎
- 路面不平或潮湿
- 踝关节周边肌肉不够强壮
- 运动前后拉伸不足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脚踝扭伤
中医将脚踝扭伤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进行治疗。
急性期:通常在扭伤后的7天内,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发热,部分患者可见皮下淤血,走路时疼痛明显。治疗以活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方法包括刺络拔罐、针灸和推拿,必要时配合内服中药。
慢性期:从第8天开始,部分患者可能仍感到走路疼痛。治疗重点转向活血止痛、强筋壮骨,主要采用艾灸、针灸和推拿,必要时配合内服中药。
病案分享
29岁的卢小姐热爱攀岩和滑板运动,扭伤后直接去看物理治疗。治疗后虽然走路如常,但脚背伸直时仍觉脚踝疼痛,于是前来求诊。当时脚踝肿胀,治疗以针灸及推拿为主,首诊后肿胀已明显消退。往後連續3周前來治療,配合醫囑及鍛煉建議,如今已能如常運動。
34岁的区小姐在下楼梯时扭伤了右脚踝和左膝部肌肉、骨头挫伤,右脚踝疼痛难忍、左膝部内侧淤青一片,求诊时见她一拐一拐地走进来。检查排除小腿骨折后,当下采取温针灸及推拿手法。治疗后,膝部疼痛已减轻大半,走路时脚踝的痛楚亦已消失,当日离开诊所时已能走路自如。
踝关节扭伤的预后情况
踝关节扭伤的预后一般良好,尤其是扭伤后及早治疗,痊愈速度会更快。扭伤后切勿想象休息几天就能自我复原,伤患虽然会复原,但更需要配合治疗与休息,忽视不理只会埋下旧患,往后踝关节更容易不稳定,增加发生跌扑的情况;部分患者在阴雨天会出现疼痛,甚至影响活动功能。部分患者照X片后未见骨质异常,但仍感觉步行困难、无力感,可能是由于踝关节韧带断裂导致。因此,踝关节扭伤必须尽早求医。
如何快速消肿?
- 一般建议在扭伤后至第一周内前来就诊,消肿效果会更理想。
- 扭伤后建议先进行冰敷5分钟,待肿胀不再加重,以及看病后当天约3天后则改为热敷,以促进活血散瘀。
拗柴注意事项
- 如果感觉扭伤严重,建议先照X光片,尽可能携带X光片前来就诊。
- 扭伤后建议佩戴护踝3~7天,具体时间视病情而定。
- 扭伤后务必停止所有剧烈运动,尤其是腿部运动锻炼。
- 饮食上建议避免食用虾、蟹等甲壳类食物,以及牛羊肉、酸辣食物、糯米制品和酒精。
参考文献
Althoff, T., Sosič, R., Hicks, J. et al. 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 Nature 547, 336–339 (2017).
本文原文来自尚和堂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