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出行必备:专家详解晕车预防六大招
旅游旺季出行必备:专家详解晕车预防六大招
随着2025年旅游旺季的到来,许多人开始规划出游,但晕车问题却成了不少人的烦恼。据统计,约有30%的人在乘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车症状,严重影响了出行体验。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晕车呢?让我们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
晕车到底是什么?
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病”,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视觉和前庭系统(负责平衡感的器官)之间的信息不匹配,导致大脑产生混乱,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轻者会感到头晕、恶心,重者则可能出现呕吐、出冷汗,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医学专家推荐:这些方法最有效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的晕车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制前庭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药物。常用的晕车药有苯海拉明、东莨菪碱贴片等,但需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此外,生姜水、陈皮水等中医疗法也有一定疗效。
平衡训练
通过特定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从而减轻晕车症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梁辰推荐了以下几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
站桩法:双脚平行开立,膝盖微屈,双眼微闭,双手搓热后轻放在两侧耳朵处,顺时针揉搓36次,然后轻按住双耳,再徐徐松开。最后缓慢摇摆颈部。
单腿转圈:一条腿站立,另一腿扣于支撑腿腿弯处,以腰带动,腰先转,脚后动,可以采取跳或脚步缓慢移动的方式,顺时针转动2至5圈,再逆时针转动2至5圈。
前后滚翻:在床上或者较柔软的地垫上做前后滚翻,可以锻炼前厅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使背部和腰椎得到放松。
适应性锻炼
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可以增强内耳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例如,可以先从简单的低头弯腰、摇晃脑袋和反复下蹲起立开始,逐渐过渡到旋转度较大的锻炼,如借助转椅慢速左右交替旋转身躯。
心理干预
情绪紧张、睡眠不佳、作息不规律等心理因素也会诱发晕车。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以及规律的作息,对于预防晕车同样重要。
其他实用小技巧
调整坐姿与视线:保持身体正直,头部靠在椅背上,尽量注视远方的固定物体,减少视觉与内耳平衡感的冲突。
保持空气流通: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厢,改善呼吸状况。
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有助于放松心情,减轻晕车感。
穴位按摩:合谷穴、内关穴、鸠尾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按摩可以缓解晕车症状。
使用天然物品:生姜、橘子皮、风油精等天然物品也能有效缓解晕车引起的不适。
专家问答: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问:晕车是病吗?需要治疗吗?
答:晕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问:儿童和女性更容易晕车吗?
答:是的,数据显示,儿童中男孩发生率要高于女孩,成年人则是女性比较多见。
问:晕车可以根治吗?
答:虽然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平衡训练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问:晕车时应该看窗外还是闭眼休息?
答:这因人而异。有些人通过看窗外的固定物体可以缓解症状,而有些人闭眼休息会感觉更好。建议根据个人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结语
晕车虽然令人烦恼,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预防,完全可以将其影响降到最低。希望这些实用的防晕车技巧能让你在旅游旺季里轻松出行,享受愉快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