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绿色建筑引领环保潮流
呼和浩特绿色建筑引领环保潮流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通过引入BIPV等八项节能低碳技术,打造全域绿色建筑群,成为环保领域的先锋。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还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的普及,使得呼和浩特市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全国绿色建筑的典范。
八项节能技术引领绿色建筑新潮流
在呼和浩特市科技城创新中心项目中,八项节能低碳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地源热泵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建筑能耗大幅降低,同时提升了居住舒适度。
其中,BIPV技术尤为引人注目。这种技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面或墙面一体化设计,既满足了建筑的美观需求,又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据项目负责人介绍,BIPV系统每年可为建筑提供约20%的电力需求,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地源热泵系统则是另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它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为建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比更高,运行成本更低,且对环境影响更小。
绿色建筑带来的显著成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中海河山大观项目,是严寒地区建筑节能的典范。通过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该项目实现了建筑综合能耗较国家标准降低50%以上的显著成效。
“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室内也能保持温暖如春。”住户张女士表示,“而且电费和取暖费都比以前节省了不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政策支持下的绿色建筑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要求2024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项目引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还通过智能电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源网荷协调互动的电力智慧调度系统,为绿色建筑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
绿色建筑的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呼和浩特市的绿色建筑发展正步入快车道。未来,该市将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提升建筑能效,降低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同时,呼和浩特市还将积极探索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理念的融合,打造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呼和浩特市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之城,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树立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