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祛痰小妙招,让你告别“痰多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0: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祛痰小妙招,让你告别“痰多多”!

“哎呀,又咳痰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中医认为,痰湿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今天就来分享几个实用的中医祛痰小妙招,帮你告别“痰多多”的烦恼。

01

从饮食入手,巧用食材化痰

说到祛痰,不得不提“百搭王”陈皮。陈皮性温,味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含有挥发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具有祛痰、促消化、抗菌消炎、抗肿瘤以及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陈皮的辛温燥性,就像一个干燥剂,可以燥湿。陈皮还能理气,在调理脾虚痰湿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调气。陈皮可以治疗因为痰多导致的咳嗽。而且陈皮味道芳香,能健脾化湿,能下气,也有消食的作用。

陈皮不仅可以直接泡水饮用,还能与其他食材搭配,制成多种养生茶饮:

  • 陈皮普洱茶:理气化痰,消积化滞。适合胃满腹胀,痰多咳嗽,肥胖等人群。
  • 陈皮玫瑰花茶:疏肝解郁,理气和胃。适合肝郁气滞,压力大,易烦躁,心情压抑的人群。
  • 陈皮四神汤:健脾养胃、行气化湿。适合脾胃虚弱,湿气重,疲倦乏力,平时容易肚子胀,舌头有齿痕的人群。
  • 陈皮山楂茶:健脾养胃,消食化积。适合脾胃虚弱,胃痛胃胀,饮食不消化,口气较重,舌苔较厚的人群。
  • 陈皮龙眼茶:补气健脾,养血安神。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下降,心悸失眠,疲惫乏力的人群。
  • 陈皮罗汉果茶:宣肺清热,止咳祛痰、润肠通便。用于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调理肠胃等。

小贴士:建议选择3年以上的广陈皮,口感和效果更佳。但要注意,陈皮偏温燥,热性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需谨慎使用。

除了陈皮,白萝卜也是常见的化痰食材。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能消食化痰、下气宽中。特别适合热咳和咽喉发炎时食用。可以生吃白萝卜泥或白萝卜丝,量不要太多,能帮助止咳化痰。

另外,还可以尝试一些经典的祛痰食疗方:

  • 陈皮萝卜汤:白萝卜200克,陈皮5克,干无花果2个,枸杞10克,生姜3片,排骨500克。将萝卜切片,排骨焯水,与陈皮、无花果、生姜一起加水煮滚后转中小火1.5小时左右,最后加入枸杞煮5分钟,加盐调味。功效:理气化痰,润肺止咳,适合痰多气喘或胸闷者。

  • 玉竹百合苹果猪展汤:玉竹、百合各30克,苹果3个,蜜枣5个,陈皮1块,猪展300克,盐适量。将所有材料洗净,苹果去核切块,猪展切块,焯水;将所有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滚后转中小火2小时,适量盐调味。功效:滋阴润燥止咳,适合干咳无痰,咽痒引咳者。

02

运动养生,促进新陈代谢

痰湿体质的人往往新陈代谢缓慢,因此适量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以下几种运动方式:

  • 游泳:特别适合体重超重而陆地运动能力较差的人。
  • 八段锦:动作舒缓,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 五禽戏:模仿动物动作,趣味性强,有助于调畅气机。
  • 易筋经:能促进气血运行,适合血瘀质人群。

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运动不仅能帮助化痰,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3

穴位按摩,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有效化痰。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祛痰穴位:

  •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8寸,距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是胃经络穴,能调治脾胃,是化痰要穴,具有化湿祛痰的功效。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旁开1竖中指处。具有补益脾胃、健脾化痰的功效。
  • 间使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主要治疗神志病变,也具有和胃祛痰的功效。
  •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中央,胸骨柄上缘凹陷处。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 中府穴:在胸部,锁骨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处。能宣肺理气,止咳化痰。
  • 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按压、热敷、刮痧或拔罐,可改善局部气滞血瘀,助排痰。

按摩方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力度要适中,以感觉酸胀为宜。

04

日常生活小贴士

  1. 喝水有讲究:很多人以为止咳化痰要喝热水,其实喝热水会刺激发炎反应,血液循坏更旺盛、发炎感会更明显,建议要喝温水稀释痰液才能快速化痰。

  2. 蒸汽吸入:在医院小兒科通常都會為咳嗽的小朋友進行蒸氣治療,有助軟化濃痰。建議想要快速化痰的人可以洗澡時在浴室吸蒸氣治療,或喝水時倒一杯熱開水,先拿來吸熱水蒸氣,等水溫了再喝了化痰。

  3. 热敷:痰咳不出來時可以熱敷胸口,有助軟化痰液。中醫師吳明珠建議可以熱敷「定喘穴」,位置就在脖子第七頸椎「大椎穴」旁邊約0.5吋的地方,大約大拇指一半處的距離。按壓、熱敷、刮痧或拔罐,可改善局部氣滯血瘀,助排痰。

  4. 拍背排痰:拍背排痰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肺部振動、促進痰液排除,主要是幫助身體弱的年長者或是嬰幼兒排出痰液。一般痰液是積在「下肺葉」,所以拍痰的位置是在拍背部,「由下往上」拍,不可「上下來回」拍。拍的時候手掌要拱成圓弧形,如果不會拍或拍得很累,目前市面上有「拍痰杯」可輔助。

  5. 环境湿度:痰湿体质者应选择温暖干燥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衣着也要透气散湿。

  6.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痰湿体质者应适当减少睡眠时间,不要过于安逸。

  7. 情绪调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思虑。可以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8.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预防慢性疾病。

通过以上这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效改善痰湿体质,远离“痰多多”的困扰。记住,持之以恒是关键,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快试试这些小妙招吧,让身体轻盈起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