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与“一带一路”:一段跨越700年的文明对话
马可·波罗与“一带一路”:一段跨越700年的文明对话
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让我们沿着这位伟大旅行家的足迹,重温那段改变东西方文明进程的传奇之旅,探寻“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实践。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从威尼斯出发,踏上了一段改变历史的东方之旅。他们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穿越沙漠、戈壁和高原,历经三年的艰辛跋涉,终于抵达元朝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
在华期间,马可·波罗不仅担任忽必烈的使者,出使东南亚各国,还广泛游历中国各地,从新疆到甘肃,从四川到浙江,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他详细记录了所见所闻,包括中国的城市风貌、商业贸易、科技文化等,最终汇集成《马可·波罗游记》。
这本游记在欧洲引起了巨大轰动,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无限向往,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里程碑式著作。正如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所说:“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镌刻在《马可·波罗游记》不可磨灭的篇章中,让人们了解到当时的欧洲很少有人能够想象的复杂而有序的文化。”
当代实践:重走丝绸之路
700多年后的今天,一位74岁的意大利女旅行者维恩娜·卡马罗塔,正在用她的脚步重新丈量这条古老的商路。2022年4月,她从威尼斯出发,计划徒步2.2万公里,穿越十多个国家,最终抵达北京。
卡马罗塔的旅程不仅是对马可·波罗精神的致敬,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发展变化的见证。她亲眼目睹了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中塔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给当地带来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中国首列国际化旅游列车“丝路梦享号”也于近期投入运营,以豪华的设施和服务,带领游客重走丝绸之路。这趟列车不仅是一次旅游创新,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载体。
文化传承:马可·波罗精神的延续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不仅是一次个人冒险,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他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兴趣,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
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在继承和发扬这种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友谊之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文交流,沿线国家正在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未来展望:续写丝路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带一路”倡议正展现出蓬勃生机。到2025年,“丝路梦享号”将推出更多线路选择,覆盖更多城市,让更多人能够体验丝路之旅。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维恩娜·卡马罗塔所说:“我想借助我的旅程和媒体的力量展现真实的中国,并传递出我的心声,那就是必须继续与中国加强交流,延续丝绸之路精神。”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心声,也是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以马可·波罗为榜样,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以合作的精神共创未来,续写新时代的丝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