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化疫苗补种,应对全球脊髓灰质炎传播风险
中国强化疫苗补种,应对全球脊髓灰质炎传播风险
10月24日是世界脊髓灰质炎日,这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脊髓灰质炎预防和根除意识的重要纪念日。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可导致永久性瘫痪甚至死亡。自1988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启动以来,病例减少了99%以上。然而,当前全球仍面临脊髓灰质炎传播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冲突和脆弱国家,脊髓灰质炎病例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脊髓灰质炎防控成就与最新政策
中国在脊髓灰质炎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0年,中国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此后,中国持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并不断完善疫苗接种策略。根据国家疾控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中国将进一步加强特定人群的免疫保护。
目前,中国实施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包括4剂次接种: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次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为应对全球脊髓灰质炎传播风险,中国决定对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出生、仅接种过1剂次IPV的儿童补种第二剂次IPV,以加强针对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
全球脊髓灰质炎防控进展与挑战
尽管全球脊髓灰质炎防控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2023年85%受脊髓灰质炎影响的儿童生活在31个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过去五年中,这些地区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增加了一倍多,常规儿童免疫接种率从75%降至70%,远低于社区免疫所需的95%。
在21个受冲突影响的国家中,有15个国家(包括阿富汗、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南苏丹和也门)目前正在与脊髓灰质炎作斗争。今年7月,加沙监测到该地区25年来的首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在苏丹,全国儿童疫苗接种率从冲突前的85%骤降至2023年的53%,而在冲突地区,接种率则降至30%。
冲突地区儿童疫苗接种面临的困境
在冲突和人道主义危机背景下,脊髓灰质炎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以加沙地带为例,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推动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运动,但需要冲突各方实施为期七天的人道主义休战才能顺利进行。计划为64万多名10岁以下儿童提供新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nOPV2),每轮运动期间至少需要达到95%的疫苗接种率,才能防止脊髓灰质炎蔓延。
脊髓灰质炎防控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人道主义议题。在冲突和危机中,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必要的疫苗接种,不受政治和军事冲突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将继续为全球脊髓灰质炎防控贡献力量,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实现无脊髓灰质炎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