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音乐响起,为何我们会起"鸡皮疙瘩"?揭秘"皮肤高潮"的科学原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4: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音乐响起,为何我们会起"鸡皮疙瘩"?揭秘"皮肤高潮"的科学原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听到一首动人心弦的音乐,或是看到一幅震撼心灵的画作,突然间感到一阵战栗从脊椎升起,全身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这种奇妙的感觉其实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做"Frisson",直译为"美学寒颤",又被称为"皮肤高潮"。

什么是皮肤高潮?

皮肤高潮是一种由强烈情感体验引发的生理反应,最常见于聆听音乐时,但也可能在欣赏艺术作品、观看感人电影,甚至与他人进行肢体接触时出现。有趣的是,一些不那么令人愉悦的声音,如婴儿的啼哭或手刮黑板的声音,有时也会触发这种反应。

这种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鸡皮疙瘩",是因为它与寒冷时人体的反应类似。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皮肤高潮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的。当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感受到情绪波动时,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最终产生鸡皮疙瘩。

谁更容易体验皮肤高潮?

研究表明,并非所有人都能体验到皮肤高潮。据统计,能够触发这种感受的人占总人口的55%到86%。这种差异与人格特质有关,特别是"开放型人格"。具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人往往想象力丰富,对美和自然有超乎寻常的欣赏力,热衷于追求新鲜感,能够深度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热爱生活。

以音乐为例,那些能够沉浸其中,感受音乐带来独特体验的人,更容易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脑补出音乐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更沉浸式地体验整个过程,频繁地产生皮肤高潮,并且反应更为强烈。

如果你从未体验过这种感觉,不妨尝试聆听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比如《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就很容易引发皮肤高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