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玄奘西行:穿越沙漠高原,带回657部佛经,创立唯识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4: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玄奘西行:穿越沙漠高原,带回657部佛经,创立唯识宗

公元628年,一位年轻的僧人站在长安城外,望着西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就是玄奘,一位即将踏上西行求法之路的高僧。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佛法的真谛,解开心中的疑惑。

玄奘的西行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在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他面临着生死考验。烈日当空,喉咙干裂,每走一步都似千斤重。正当他精疲力竭,几乎要倒下的时候,忽见远处一片绿洲。渴极了,他趴在地上,用手指刨开滚烫的沙子,想找一点潮湿的痕迹。突然,指尖传来一丝凉意——地下竟有一汪清泉!这口地下泉水救了他的命。此时,玄奘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心中明悟:看似绝境,往往暗藏生机;表面的幻象反而会误导人心。这是他在经书上从未读到过的真实感悟。

在穿越帕米尔高原时,严寒刺骨,稀薄的空气和陡峭的山路都在考验着他的意志。好几次他都站在悬崖边,感受刺骨的寒风。这时,他会念诵《般若心经》,用佛法的力量支撑自己继续前行。

玄奘的坚定信念和非凡毅力最终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到达了印度。在那烂陀寺,玄奘遇到了各地求法的高僧大德。有人骄傲地炫耀自己背诵了多少经文,玄奘却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才说上几句。他明白,真正的领悟在于心灵的感受,而不仅仅是文字的积累。

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期间,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还深入研究了逻辑学、天文学等学科。他在那烂陀寺的房间和学习环境,以及与义净等其他中国僧侣的交流,都为他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

公元645年,玄奘携带657部梵本佛经返回长安,受到朝廷极高的礼遇。尔后玄奘留在长安主持翻译佛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召各地名僧20多人助译,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先后译出《大菩萨藏经》、《因明入正理论》、《瑜珈师地论》等经论 75 部,总计1335卷,成为我国翻译史上的一大壮举。

玄奘把印度大乘有宗的思想传入中国,他在译经的同时向弟子讲解大乘有宗的学说,开始创立唯识宗。其师戒贤是大乘有宗的传人,印度大乘有宗的创始人是无著、世亲,经过陈那、护法,有宗的思想得到发展,由护法传与戒贤,戒贤再传与玄奘。从此印度大乘有宗传入中国,玄奘以有宗思想为依据,创立唯识宗。玄奘的弟子窥基(632年682年)进一步充实唯识宗的思想。窥基的传人是慧诏(650714),慧诏再传智周(668年~723年)。智周以后,唯识宗衰落。唯识宗的师承系谱为:无著一世亲一陈那一护法-戒贤一玄奘一窥基一慧诏一智周。

玄奘大师的西行求法之旅,不仅是一次对佛法的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他在艰辛中领悟,在交流中成长,最终将所学带回故乡,成为一代高僧。通过他的经历,人们得以窥见坚持与信念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