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退休者无准备,三成后悔未谈未来
四成退休者无准备,三成后悔未谈未来
退休后是否还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何避免退休后的遗憾?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退休后继续工作的人中,近四成没有做任何特别准备,而超过三成的人后悔没有与家人充分讨论退休后的生活安排。本文将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探讨退休前的准备工作和退休后的工作表现变化,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你有为自己的退休做准备吗?指得不只是退休金、也不只是钱的问题...根据日本近年的一项调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对退休是没有做任何准备的,甚至在退休后后悔当初心没事先做的一些事...因各种准备不足而造成的遗憾。那么如何让自己在中高龄时期遇到的职涯困顿改变呢?又要如何来思考退休这件事呢?
退休后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首先要请大家分享的是,选择继续受雇的人,在退休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图表6-20〕)?前面已经看过的关于退位前“准备不足”的数据,所以在大家可能不会觉得太惊讶,不过还是有36.7%的人“没有特别做任何准备”。
换句话说,选择继续受雇的人当中,有将近四成完全没有任何的“准备”,就这样直接退休。这应该也可以算是中高龄员工丧失“自走力”所导致的结果。
另外,虽然几个比较重要的准备,例如“改变对工作的想法”、“和家人讨论”等,排名都在前几位,但是每一项的比例都只有将近三成左右,等于剩余的七成完全疏于这方面的准备。 假设不需要为退休特别做任何准备,当然也就没有必要把它当成问题拿来进行讨论。但是实际上似乎不是这样。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准备不足”所带来的各种“遗憾”。
〔图表6-21〕是后悔“早知道退休前应该准备好的”事情。
很有意思的是,当中比例最高的,竟然是“针对退休后的生活和家人讨论”。由此可以推测,退休之后,家人之间彼此的了解落差也会跟着被搬上台面,导致出现现实冲击。因此,针对退休后所做的实际职涯预览(RCP),最好应该和家人一起进行。
“打算再工作几年?”
“收入会减少多少?”
“父母的照护问题打算如何安排?”
“可以拿到多少退休金?”
“房贷还剩多少没有偿还?”
“闲暇时想做些什么?”
许多即将面临退位的人,之所以不愿意事先和家人讨论这些问题,可能是不想让家人知道“年收入将大幅减少”的事实。一方面可能是不想让家人烦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在家人面前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作祟。
不过实际上,事后再得知状况出现巨变,对家人来说冲击更大,造成家人之间的感情出现裂痕。这或许就是“后悔没有跟家人讨论”的比例为什么最高的原因。为了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记得一定要针对包含收入在内的退休计划,事先明确地和家人讨论。 为什么退休之后会后悔自己“专业不足”? 另一个重点是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专业度”。
为什么退休的人会后悔“早知道就更拓展/加深自己的专业”呢?
仔细想想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不过这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如同[图表6-17]所示,有近三成的人会考虑在退休后“转换跑道”或“创业”。
由于“说不定自己以后也能获得升迁”这种“日本型雇用中的利诱因子”,对继续受雇的人已经失去作用,因为才会有不少人考虑趁着退休的机会“改变职场或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中高龄员工才第一次意识到“自我能力”的缺乏。四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就算为眼前的工作拼了老命,所得到的知识和能力,也几乎很难直接运用在“公司以外的地方”。
“早知道就去考证照,让自己有多一点选择可以转换跑道……”
“早知道就多累积一些其他领域的工作经验,现在也方便自己创业……”
要想避免这些后悔,还是必须透过跨界学习才行。因此,各位不妨别把自己局限在公司里,而是在“本业”和“本业以外”多多尝试,增加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深度。
笼罩中高龄期的“迷雾”顿时消散
以上介绍了退休后继续受雇的人会面临的“现实”。退位也好,继续受雇也好,基本上都会遭遇许多严峻的未来,因此有人或许会感到绝望。
不过,其实完全不需要感到悲观。这一点就是新进员工不可缺少的实际工作预览(RJP),和有助于中高龄员工的实际职涯预览(RCP)两者之间关键性的差异。
实际工作预览(RJP)的重点在于帮助新进员工了解进入公司之后可能会面临到的现实问题,藉此先做好心理准备。 相对的,实际职涯预览(RCP)能够透过事先预知将来的冲击,一步一步确实地改变现在自己的行动和思考。
换句话说,面对将来总有一天会面临到的现实,自己也能改变它,而不再只是咬紧牙关地接受和忍耐。
最后,让我们用稍微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另一个数据。〔图表6-22〕是退休后继续受雇后的“感受”。
相较于“提不起劲”、“无法接受薪资减少”等负面感受,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的“压力不再,心情变轻松了”的正面转变。
这表示,原本笼罩中高龄的“忧郁”已逐渐消散。由此可知,“退休后继续受雇”这样的职涯转变,可以让上班族从“日本型雇用的魔咒”中获得释放。
高龄期意想不到的“上升气流”
退休后最常见的变化,不只有主观的“如释重负”的感觉。
出乎意料地,工作表现在退休当下经历过一小段的“低潮”之后,接着便是一路攀升(要特别留意的是,按道理原本应该是比较退休前后的表现差异,但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退休之后都选择继续受雇,所以在无法单纯做比较)。
从同期竞争和管理职的重担中获得释放之后,过去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将一口气全部发挥作用,开始为工作表现带来正面影响—这或许才是中高龄真正期待见到的“未来”吧。
假设是这样,中高龄更应该提升自走力。
不管退休后要留在现在的公司继续工作,还是转换跑道或创业,或是投入兴趣和悠闲的老后生活中,这一点都一样。 因为,自己和家人接下来的人生,一切都取决于在将来高龄期的“上升气流”开始出现之前,你能为自己提升多少前进的能力。
节录自:春天出版《职业生涯不留遗憾的40岁后的工作术,作者/石山恒贵, PERSOL企管顾问公司 ;译者/赖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