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下一白”到74厘米:古诗里的雪与现代气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5: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上下一白”到74厘米:古诗里的雪与现代气象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冬雪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寄托了文人墨客的情感与哲思。从气象学的角度解读这些诗词,可以发现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明朝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的这两句白描,生动再现了强寒潮给我国大江南北带来的雪景。
宋代黄庚的“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则以写意手法,展现了雪景的壮阔与纯净。而杨万里在《观雪二首·其一》中写道:“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这不仅是对雪景的描绘,也是对雪量的记录。
李商隐的“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雪的质感。如果他们知道山东文登曾出现打破该省气象纪录的74厘米积雪深度,不知会作何感想。
元稹的《南岭雪》中,“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展现了雪景的唯美意韵。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则通过“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描写,展现了雪景的静谧与深远。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展现了雪天里的人情温暖。而他在《夜雪》中则写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全诗以侧写手法,透露出诗人谪居的孤寂心情。
陶渊明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则展现了另一种心境:“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诗人将内心的缺憾化作高洁的气节。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则勾勒出一幅风雪归人的画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场景让人联想到外出打工者在年关将近时,风雪兼程回家过年的温馨画面。
让我们共同期待,“政化由来通上灵,丰年祥瑞满窗明”。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
热门推荐
哪些凭证才算合法有效的凭证?
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水平来看,我国还有约15%的提升空间
喜欢恐怖片的人心理学
消费降级,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
如何保留房贷证据?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建安工程费包括哪些
家庭规划是什么?如何做好家庭规划?
煮红茶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从选茶到饮用的完整指南
振动传感器选择类型介绍
银行业信贷审批流程优化及改进措施
Micro:bit支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场景
宽带:广电和移动,谁更胜一筹?深度对比助你抉择!
醋酸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连锁餐饮运营与管理:构建标准化与高效并重的运营体系
上海南站火车站抵离交通攻略(地铁+出租+公交)
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后承租人拒绝搬离的处理方法
固态电池来了!国内车企量产车时间表陆续出炉
预防水痘传染的有效方法 认识水痘防治结合
公司欠薪怎么办?多种讨薪途径及维权指南
无人机飞行状态详解:姿态、模式与性能全解析
如何进行电流测量
《电力电子基础》之状态空间平均法详解
兔子怎么养,兔子喂什么食物最好
白鲢可以净化水质吗?
C语言中将除法转换成乘法的三种方法
半导体行业工艺知识详解
遁卦解析:隐退不是逃避,而是策略
成人自考本科考题解析与备考指南
春困怎么办?五指毛桃排骨汤,喝出元气与美丽!
逾期无力还款最佳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