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染到肿瘤:肺部磨玻璃影的五大病因
从感染到肿瘤:肺部磨玻璃影的五大病因
在医学影像学中,"肺部磨玻璃影"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它可能暗藏风险,也可能只是良性的变化。那么,肺部磨玻璃影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又该如何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肺部磨玻璃影?
肺部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是在胸部CT影像上观察到的一种特殊征象,表现为肺实质密度轻度增高,但其中的血管纹理和支气管结构仍可清晰显示,形似磨砂玻璃,因此得名。这种影像学表现可能提示肺部存在某些病理变化,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可能的病因
肺部磨玻璃影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和微小气道内出现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浸润,形成磨玻璃样阴影。抗感染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需依据病原体种类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 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
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过敏性肺泡蛋白沉积症等,这些疾病可引起肺组织慢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肺泡结构改变和气体交换障碍,在影像学上呈现磨玻璃影。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吡非尼酮胶囊、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均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
3. 肺结核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肺部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和坏死,从而形成空洞和干酪样病变,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利福平片、异烟肼片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具有杀菌作用,能迅速杀灭生长繁殖期结核菌。
4. 肺癌
吸烟、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等因素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促使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肿块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继而发生肺不张,此时肺部CT检查可见磨玻璃影。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无手术指征者,可考虑采用盐酸厄洛替尼片、吉非替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5. 肺栓塞
血栓堵塞肺动脉分支会导致肺循环受阻,引起肺水肿和出血,形成磨玻璃影。此外,还会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溶栓治疗是抢救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药物为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
诊断与治疗
针对肺部磨玻璃影的情况,建议定期复查胸部高分辨率CT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本文原文来自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