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POLA美术馆印象派珍品首展中国,同期邂逅红山文化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1: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POLA美术馆印象派珍品首展中国,同期邂逅红山文化

2025年,上海博物馆将推出两大重磅特展:“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和“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这两个展览分别代表了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最高成就,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01

印象派艺术:捕捉瞬间的光影之美

“印象·派对”将于1月22日至4月21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这是日本POLA美术馆首次大规模海外展览,也是上博在印象派150周年之际的重要献礼。展览汇聚了30余位艺术巨匠的近70件经典之作,涵盖从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高更,到马蒂斯、毕加索等名家作品,特别呈现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杉本博司、草间弥生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犹如群星辉映,带领观众沉浸在一场盛大而热烈的艺术派对之中。

印象派艺术以光影和自然为线索,呈现艺术家们如何在百年流变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催生新的可能。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向观众呈现艺术如何在百年流变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催生新的可能,在漫长派对的尾声,观众也将从旁观者变身艺术变革的见证人。

正如派对中常常暗含对摆脱束缚、拥抱自由的期盼,19世纪中期的法国画坛涌动着对改变的渴望。每年举办的巴黎沙龙展依然捍卫着学院主义的传统,其视历史、宗教与肖像题材为正统,风景与静物则等而下之。学院派画家被要求以不显露个性的平滑笔触和超强的写实功力,用一种精心营构的理想化叙事表现历史和神话中的经典故事。

库尔贝、柯罗和马奈代表着率先打破坚冰的力量,他们受过学院派的技法训练,却热衷通过表现现实生活和日常风景挑战学院传统。在这个单元,派对中最先到来的宾客们有着鲜明的个性:库尔贝坚持绘画只能涵盖真实与实际存在的事物,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描绘弗朗什-孔泰的地方风景;柯罗善于刻画宁静诗意的乡村景致,他与巴比松画派关系密切,而后者最早尝试于自然中写生,对印象派意义深远;马奈则擅长以大胆而狡黠的方式赋予传统图式和创作原则以新的意义——在一个古老故事的外壳下,实际却是一片真实的“当代”巴黎近郊风景。

被官方沙龙展拒之门外的艺术家们热切寻求着展示其独立和反叛的机会。1873年,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和西斯莱组建“无名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艺术协会”;次年,包括他们在内的三十位画家联合举办了展览,并因为舆论对其激进风格的讥讽而得名“印象派”。这次展览也被追溯为第一届印象派画展。

今日,“无名画家”们成了人尽皆知的名字,嘲笑和揶揄为艺术史中的伟大转折赋名。在这个单元中,于舞池中央闪耀的,正是那些参与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奠定了印象派之名的艺术家们。他们在室外的自然光线中作画,执着于表现变动不居的瞬时光效。莫奈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描绘吉维尼田间干草堆的作品,正是一种“素以为绚”,借极度平凡的日常之物,彰显幻化无尽的光影。另一方面,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也刷新着印象派画家们的光色经验。在莫奈表现国会大厦的作品中,伦敦的雾霾却成就了艺术家的灵感之源。

印象派面临着过于注重感官、流于肤浅的批评。基于素描和线条的学院派训练被认为与精神性挂钩,而对色彩和印象的强调,则似乎危险地将官能感受凌驾于理性之上。

事实上,在最初令人目眩的轰然绽放后,印象派的烟火正朝不同方向四射光芒。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修拉和西涅克借鉴19世纪晚期的光学和色彩理论,以微小的原色点代替调色,创造出均质、冷静的点彩绘画风格。塞尚、高更和凡·高等后印象派画家则被认为代表着现代艺术的真正起点。其中,塞尚更被誉为“现代主义之父”,他以几何形体和颜色的冷暖对比塑造人物、风景或静物的立体和空间感。高更因其对异域文化的探索和弃商从艺的曲折经历闻名,在他的早年画作中,已流露出对远离都市喧嚣的渴盼。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的灿烂阳光和阳光下万物呈现的明快色彩则强烈地吸引着凡·高,他曾用“蓝色和黄色的交响乐”形容《向日葵》,而这曲交响也同样回荡于本单元他绘就的阿尔勒风景之中。

02

红山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

与印象派艺术大展同期推出的“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将于6月下旬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亮相。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地区。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复杂社会之一,红山文化以精美的玉器和独特的礼制建筑闻名于世,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

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1954年,尹达先生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建议,在其《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正式提出“红山文化”的定名。70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蜘蛛山、牛河梁、魏家窝铺等一系列重要遗址,不断揭示红山文化的丰富内涵。

1981年是红山文化考古的重要里程碑。以孙守道、郭大顺先生为代表的辽宁省考古工作者调查并试掘了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女神庙、女神像、“五冢一坛”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玉雕龙和斜口筒形玉器等代表性玉器。这些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入讨论,苏秉琦先生更是提出了探索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推进,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2024年9月,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元宝山积石冢考古发掘成果发布,这是一处集墓葬建筑与祭祀建筑于一体的红山文化遗存,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唯一的一处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红山文化晚期建筑遗存。遗址出土了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基本涵盖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大部分类型,其中一件玉龙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一件。这些发现为研究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组织管理、玉器加工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03

跨越时空的对话

两个特展在上海博物馆的相遇,不仅是东西方艺术的对话,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缩影。印象派艺术展现了19世纪欧洲社会的变革与创新,而红山文化则揭示了6000年前中国北方地区的文明曙光。通过对比和对话,观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文明演进。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这种跨文化的展览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日本是亚洲收藏印象派绘画艺术的重地,我们非常荣幸地与POLA美术馆、日本经济新闻社联合策划主办这次展览,第一次将POLA美术馆历年珍藏的印象派及现当代艺术精品带到中国,涉及的名家之全、流派之多、变革之巨,前所未有。此次展览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次艺术交流与碰撞,也是对以亚洲细腻品位为主导的艺术收藏的一次精彩呈现。”

04

观展指南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这两个展览都值得期待。印象派艺术大展门票现已开放购买,全价票80元,优惠票40元。观众可通过微信搜索“上博参观预约小程序”进行购票。展览期间,上海博物馆还将举办一系列讲座和导览活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印象派艺术的魅力。

红山文化特展则将于6月下旬开幕,具体信息可关注上海博物馆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展览将通过丰富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带领观众领略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无论是西方的印象派艺术,还是东方的红山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25年,让我们相约上海博物馆,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