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养殖户必读:猪链球菌病的科学防治与案例分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8: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养殖户必读:猪链球菌病的科学防治与案例分析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不仅威胁猪只健康,还可能感染人类。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这一疾病。

01

疾病概述

猪链球菌是一种带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依据其细胞壁抗原成分被分类为兰氏分群(Lancefield group D)D群链球菌。根据荚膜抗原(CPS)的差异,猪链球菌被分为35种血清型(1~34型,1/2型),其中1、2、7、9型是对猪具有致病性的。该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通常以链状形式排列,长度不一。在血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周围会出现溶血环。猪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包括荚膜、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和溶血素。荚膜能够保护细菌免受吞噬,而溶菌酶释放蛋白和细胞外因子的存在则增强了菌株的致病性。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及致病菌株的毒力等。具体而言,以下因素可能增加猪感染链球菌的风险:猪体内的带菌率约为20%~40%,在正常情况下通常不引起疾病。然而,如果细菌发生毒力变异,就可能导致猪发病。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源,它们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物体可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使其他猪感染。通过外地引入带菌猪、混群、免疫接种、高温高湿、气候变化及圈舍卫生条件差等应激因素都可能降低动物的抵抗力,从而诱发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在猪中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急性败血型:发病迅速,传播迅猛,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3℃,精神萎顿、嗜睡、食欲丧失,流鼻涕、咳嗽,眼结膜潮红、流泪,呼吸急促。多数病猪在前一天未见任何症状,次日便可能死亡。脑膜炎型:常见于7090日龄的小猪,病初体温升高,不进食,便秘,随之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转圈、前肢爬行、四肢游泳或昏睡等,部分病猪后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关节炎型:可由前两型发展而来,或在发病初即表现关节炎症状。表现为一只或多只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出现跛行,甚至无法站立,病程持续23周。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次为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损淋巴结肿大、坚硬、伴有热痛,可能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伴有咳嗽及流鼻液。待化成熟后,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之后全身症状改善,局部逐渐愈合,病程一般为35周。

02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链球菌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等。具体措施包括:

  1. 管理传染源:坚持早发现、早、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对病猪和带菌猪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后深埋。

  2.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猪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使用对链球菌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同时,保持猪舍干燥、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3. 保护易感猪群:对未接种疫苗的健康猪群进行免疫接种,使用市售的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同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以增强猪的抵抗力(仔猪在21-28日龄首次免疫,免疫后20-30日后按同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每次接种2mL;母猪在产前45天首次免疫,产前30天按同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每次接种3mL)。

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对于感染猪只,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确保猪舍环境良好。同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

药物治疗:对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猪链球菌病的首选药物。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喹肟等。建议采用注射给药方式,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临出栏的猪,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如野菊花、忍冬藤、白毛夏枯草等煎煮后饮用(在饲料添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超能多维,连用7天;或在饲料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超能多维,连用7天,均可有效控制猪链球菌病)。

紧急处理:对于出现严重症状的猪只,如脑炎型链球菌感染或休克症状,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包括扩容治疗、纠正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药物等。

03

案例分析

2005年6月底,四川省资阳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7月23日12时,全市共发现病例55例,其中15例病人死亡,病死率高达27.3%。病例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伴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9名病例中有明确暴露史,其中47例接触病死猪,2例接触病死羊,暴露方式包括喂养、屠宰、销售、洗切加工、食用、埋葬等直接接触病死猪(羊),而且有37.2%的病例接触时手臂皮肤有破损或划伤。

04

注意事项

  1. 个人防护:在处理病死猪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猪及其污染物。

  2. 及时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避免疫情扩散。

  3. 安全处理: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或深埋,严禁随意丢弃。

  4. 环境消毒:定期对猪舍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猪链球菌病虽然危害较大,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发生和传播。养殖户应提高警惕,加强日常管理,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