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索阿,在迷宫中游走的"异名者"
佩索阿,在迷宫中游走的"异名者"
2021年,法国作家、画家、电影制作人费德里克·帕雅克以《不确定宣言》全部9卷获得了瑞士文学大奖。在这个系列中,他运用绘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打捞了本雅明、梵高、狄金森等9名"伟大的失败者"身后扬名的人生经历。葡萄牙伟大的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因为其构建的奇异的文学迷宫世界,成为该系列的收官之作。
在这部传记中,作者梳理了佩索阿"边缘化"的一生,带领读者感受这个伟大诗人"心略大于世界"的神奇世界——在他主导的那场不断变换角色和戏码的游戏中,所有来源于他自己的,都与他无关。
佩索阿出身于条件优越的家庭,母亲才华横溢,会多国语言,会写诗,在母亲的引导下,佩索阿4岁时就已经能写会画,这为他以后的文学成就起了一个好头。
5岁以后,命运就开始给他各种暗示,在经历多位亲人离世后,他陷入了对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和悲伤中,即使他一直缄口不言;
他6岁的时候就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与臆想中的"德·帕斯骑士"和"蒂鲍特船长"保持通信,这或许是他日后成为"异名者"游戏的入口;
15岁时,他开始以异名的方式开始创造,以完成自己"荡涤自己的命运"的使命;
28岁时,他在自己的名字上寻求改变,他去掉了自己名字中的长音符后变成了意义上的"人"——形式上的小变化带来了意义上的确定性。
据不完全统计,佩索阿一生大约用过72或84个异名,在他编织的这个庞大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人生经历,他们自相矛盾或者互相欣赏,分化出人生的无数种可能,魔方一样催生了佩索阿作品的诡异多变,他借他们之口说出自己想说的,却以旁观者的态度说:
"我是活生生的舞台,在舞台上不同的演员表演着不同的戏码。"
如果从心理学"抽离"的角度来观察他的人生,很多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在社会和命运以及人性的不确定性面前,他从小习得的生存技巧就是通过抽离来压制、保护自己内心的敏感、脆弱和痛苦,通过臆想出不同的人物来替他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这份来源于生命的痛苦源源不断地豢养着他的愤怒和激情,真实、纯粹、清醒,他酣畅淋漓地以第三者的身份、极尽他所能驾驭的形式,社论、新闻、报道、小说、随笔、笑话甚至还有谜语,蔑视、批判、讨伐世界甚至包括自己,他不会因此而手软,因为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我是地狱。我是黑色基督
被钉在由我自己构成的烧焦的十字架上。"
与他"几乎没有肌肉的身体、狭窄的胸膛、下垂的眼皮以及怪异的走路姿势"相比,他笔下的文字都高昂着骄傲的头颅,"被大量的冲动和几乎是仇恨的愤怒所驱使",去撕咬世俗的虚伪与轻浮,去表达生命的力量以及它所能抵达的各种可能。
它们不屑于世俗沽名钓誉,正如佩索阿蔑视一切带来声誉的职位,他从容不迫地隐匿在人群中,一生满足于仅够维生的薪酬,他的职业介绍里写着:商业翻译,诗人。
"竖起职员的衣领,藏起诗人的脖子"。
天才在他的时代里总是不被理解和重视。他生前只发表过20几首诗歌和散文——大部分作品被长期锁在一只旅行箱里。
"未来都在他们身后。"
在对佩索阿的人生回溯中,费德里克同时穿插了自己在美国、中国、欧洲和撒哈拉沙漠的游记,表达了自己对法国黄马甲事件、疫情等时局的观点,营造出了一种人类思想和精神跨越时空的回应、交汇和传承的具象。这些来自生命深处的共鸣和嵌入,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们同样迷失在人性迷宫中的自我,那是属于人类共有的迷宫——我们因此都做了一回"人类灵魂不可思议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