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度食用甜食易患龋齿,口腔科医生:请注意控制小孩甜食
儿童过度食用甜食易患龋齿,口腔科医生:请注意控制小孩甜食
甜食是孩子们的最爱,但也是导致龋齿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70.9%,比10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如何在满足孩子口味的同时保护他们的牙齿健康?本文将从科学和中医的角度解析甜食与龋齿的关系,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甜食与龋齿:甜蜜的陷阱
甜食之所以会导致龋齿,主要归因于其中的糖分。糖分进入口腔后,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进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进而形成龋齿。
据口腔科医生介绍,儿童患龋齿的概率较高,主要因为他们的牙齿还在发育阶段,牙釉质相对较薄,对酸性物质的抵抗力较弱。此外,儿童刷牙的频率和技巧往往不如成人,这也增加了龋齿的风险。
甜食的“隐形”危害
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只要不让孩子吃糖果和巧克力,就能避免龋齿。然而,甜食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许多看似健康的食品,也隐藏着大量的糖分。
果汁和饮料
很多家长认为果汁是健康的饮品,会给孩子大量饮用。然而,果汁中的糖分含量并不低,尤其是那些经过浓缩和加工的果汁。长期大量饮用果汁,同样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此外,碳酸饮料也是孩子们喜爱的饮品之一。然而,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作用更强,更容易导致龋齿。
酸奶和乳酸菌饮料
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以其丰富的益生菌和营养成分受到家长们的青睐。然而,一些市售的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为了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的糖分。因此,在选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时,家长们需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选择低糖或无糖的产品。
零食和糕点
饼干、蛋糕、面包等零食和糕点也是孩子们喜爱的食品。然而,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较高的糖分和淀粉,容易在口腔中滞留并产生酸性物质。因此,家长们需要控制孩子对这些食品的摄入量。
中医角度:甜食伤脾,影响牙齿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甜食被认为属于肥甘厚腻之品,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功能。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牙齿的健康。
《黄帝内经》中提到:“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功能强健,才能将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甜食过量,会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长期下去,还会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输布,导致牙齿缺乏营养而变得脆弱。
此外,中医认为,甜食还容易滋生湿热邪气。湿热邪气滞留于口腔,会腐蚀牙齿,导致龋齿的发生。因此,从中医角度来看,控制甜食摄入也是保护牙齿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何控制孩子的甜食摄入?
面对甜食的诱惑,孩子们往往难以抗拒。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孩子的甜食摄入,保护他们的牙齿健康。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家长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孩子每天摄入的营养均衡。在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甜食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和饮料摄入量,避免他们过度依赖甜食。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家长们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等。这些习惯有助于减少食物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降低酸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作用。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喝水,有助于冲刷口腔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
选择合适的甜食替代品
对于孩子们喜爱的甜食,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替代品来满足他们的口味需求。例如,用水果代替糖果、用无糖饮料代替碳酸饮料等。这些替代品不仅口感好,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护牙齿健康。
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
家长们需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问题。口腔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牙齿状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向口腔科医生咨询如何更好地控制孩子的甜食摄入和保护牙齿健康。
家长常见的误区与疑问
在控制孩子甜食摄入的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区和疑问。下面我们就来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
误区:孩子吃完甜食后刷牙就可以避免龋齿
刷牙虽然能清洁牙齿表面的糖分和细菌,但并不能完全避免龋齿。因为:
- 刷牙不可能做到每次吃完甜食就立即进行
- 有些甜食残渣可能藏在牙缝中,不易清洁
- 过度刷牙可能会损伤牙釉质
因此,控制甜食摄入量才是预防龋齿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