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恢复期,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甲流恢复期,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最近,一则“女子甲流后洗澡致瘫痪”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该女子在确诊甲流4天后洗澡,结果出现呼吸困难、手脚无力的症状,几乎不能动弹。这则新闻不禁让人疑惑:甲流恢复期间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什么是甲流恢复期?
甲流恢复期是指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但尚未完全康复的阶段。这个时期通常发生在发病后的3-7天,患者虽然不再发烧,但可能仍有咳嗽、乏力等症状。由于此时患者的免疫力仍然较弱,需要特别注意健康管理。
甲流恢复期的“禁忌清单”
1. 切勿急于洗澡
医生建议,甲流恢复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洗澡,至少在退烧后一周内不要洗头洗澡。这是因为:
- 水温和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引发头晕、晕厥等不适症状
- 洗澡是一件比较消耗体力的事,在流感恢复期,尤其是恢复早期,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 如果一定要洗澡,要保持温暖的洗澡环境,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2. 避免过度劳累
甲流恢复期的患者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应避免打扫卫生等体力活动。2023年冬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曾接诊一位20多岁的小伙,因退烧后洗澡导致肺部感染、症状加重。这说明,即使体温恢复正常,也不代表可以立即恢复日常活动。
3.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甲流恢复期的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应尽量避免前往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4. 不要随意用药
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服用。这些药物是处方药,用于预防或治疗甲流时,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甲流恢复期的健康管理指南
1. 注意保暖
避免冷热温差过大,尤其是在洗澡时要注意保持温暖的环境。如果在温度过高且不透气的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头晕、晕倒等问题。
2.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者。家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或确诊流感人员,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在单独房间起居生活,减少与其他家人直接接触。
3. 适当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慢性病患者、孕妇、老年人和年幼儿童等人群发生流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应当尽快就诊。
4. 合理饮食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糖高油、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
甲流恢复期虽然令人不适,但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康复。记住,身体恢复需要时间,不要急于求成。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