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来临,四大稳健理财渠道助你守护财富
低利率时代来临,四大稳健理财渠道助你守护财富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理财自救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通缩压力仍在,政策面虽延续有利于增长的经济政策,但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不大。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理财手段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课题。
低利率环境下的理财策略
今年以来,降息信号已多次释放,六大国有银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年内第二次降息,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下降10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调后,即使是期限最长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降至“1”时代。这一变化,无疑为老百姓优化财富配置带来新挑战。
面对低利率环境,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策略。一些人选择观望,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一些人则倾向于提前还贷,以降低利息支出。然而,这些做法并非适合所有人。对于手中有闲置资金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更为重要。
稳健类资管产品受青睐
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存款产品“光环”减弱,储蓄、投资的跷跷板也随之发生偏移。当前,整体收益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债券基金、储蓄型保险等产品正吸引着老百姓的“钱流”。
银行理财:截至2024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8.52万亿元,较年初回升1.72万亿元。在债市火热背景下,多类投向债券市场的资管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7月末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远高于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不到2%的挂牌利率。
债券基金:在“债牛”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多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年化收益率更是突破10%。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市场债券基金数量为3663只,占全部基金的30.45%,较第一季度增加了110只。
储蓄型保险:由于储蓄类保险产品通常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利益并附加一定的风险保障功能,即便在预定利率调整的背景下,其长期稳定的利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可能更受寻求稳定利益的客户欢迎。特别是年金险,因其给付时间和给付金额写入合同,受到市场的青睐。
长期限理财产品锁定高利率
一般而言,期限越长的资管产品预期收益率就越高。在当前宏观利率下行叠加中国人民银行降息预期的背景下,也有金融消费者通过购买长期限产品,提前锁定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实用理财工具推荐
在选择理财产品之前,做好个人财务规划至关重要。以下几款记账App,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财务:
喵钱记账:适合学生和职场新人,拥有定时记账功能,可设置每月预算,界面简洁清新。
Pandora:专注于订阅服务管理,适合那些订阅了多个在线服务的用户。
逸记App:功能齐全,支持分类记账、自定义标签等,适合对记账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小预算:专注于预算管理,支持自动记账,适合消费习惯较为随意的用户。
图图记账:设计美观,操作简便,适合追求高效简单记账体验的用户。
理财风险防范与应对
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除了关注收益率,更要重视风险防范。近年来,信托、基金等理财产品“暴雷”事件频发,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
了解理财产品实质
许多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关注年限和预期收益,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形式和底层资产。不同的理财产品对应不同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维权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信托产品由金融管理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监管,私募基金产品由证券监督机构及基金业协会监管。
理性维权
一旦遇到理财产品暴雷,投资者应依法依规进行维权。单凭“抱团取暖”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反而可能因缺乏统一的法律指导而错失维权良机。投资者应根据理财产品的形式及实际投资情况,预判理财机构是否存在未尽职尽责、损害投资人权益等违法违约行为,以此作为维权的主要依据。
结语
在经济寒冬下,理财自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和风险意识。面对低利率环境,既要保持理性投资心态,又要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渠道。同时,要时刻关注政策动向和经济形势,灵活调整理财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寒冬中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