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的瞬间就是完美的答案——《完美的日子》
发现美的瞬间就是完美的答案——《完美的日子》
本文可能包含剧透,请谨慎阅读
很少有电影会把镜头对准一个内向的人(i人),因为在主流文化中,内向的人仿佛并不被认同,常常与孤僻和无趣画上等号。《完美的日子》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镜头聚焦于一个内向者的日常生活,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几乎完整展现了一位社会边缘的内向者如何生活并保持幸福。即使人生并不完美,但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完美。
电影罕见地采用了4:3的画幅,这种画幅能增强一定的纪实感,让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主要记录主角平山的日常生活。平山的一天是高度重复的,他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差不太多,每天无非是工作以及工作完后的空余时间内的休闲活动,但他却能拥有超脱物质的幸福感。我们与他的差别在哪里?我想,差别在于发现美丽的能力。
早上出门工作推开门,呼吸新鲜空气,迎接新的一天;和陌生人玩填字游戏;在开车时,观察形色匆匆的路人;在公园时享受从树荫中洒下的阳光,在泡澡时享受热水浸透每一寸肌肤……其实美好的事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我认为人活着本身也是一种美好,因为世界上变故太多了,“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把每一天当作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天,或者说全新的一天,就能发现隐藏在某个角落里的“宝藏”。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下次是下次,现在是现在”,把握住当下,享受当下是发现美好的秘诀,但平山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人。面对感情问题时,他依然表现得十分“腼腆”,不敢去直面自己喜爱的人,不懂如何去表达。我想这也是一些内向者所面临的困境。如何表达“爱”呢?
临近结尾时,平山和一位男性角色对话,得知对方原来时得了癌症,于是打算把Keiko托付给平山,可平山却连连否认和Keiko的关系,接下来话题突然转到“影子重叠会不会变得更黑”的问题上,二人于是做起了实验,看影子的颜色会不会加深,到最后二人仿佛回到了童年般,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
表达爱其实很简单,就是行动与勇气。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拥抱、一朵花……只不过一些人做不到,或许和平山一样缺少点勇气,总之明白把握当下carpe diem,把握当下,下次是下次,现在是现在,现在想到什么就做吧。仅仅是问出“影子重叠,颜色会不会加深”,这个问题并不会解决,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依然没有答案,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难免有些疑惑、自己不懂得事太多了,但至少尝试过,别让自己后悔。
电影结尾以新的一天的早晨结束,背景音乐响起Nina Simone的Feeling Good,平山和往常一样开车去上班,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今天笑得比往常任何一次都显得更加开心,平山好似真的做出了改变,开始了新的一天。
最后两天,主题是改变,这种改变未免有些突然,铺垫是明显不足的,仅仅是让主角明白“人终会老去,终会有死亡的那一天,有的事你不能让下次成为下次,要让下次成为现在,真正的活在当下”的道理,并作出改变,去向喜欢的人表达爱。仅仅是因为一本书,几段对话,这种铺垫明显是不够的,主角是一位老人,他的思想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想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必须要有持久或者戏剧张力足够的大的冲突。这样来看电影的结尾不免显得有些潦草。
电影虽把大量笔墨用在描绘主人公身上,其他人也几乎都是工具人。但该片的目的并不是讲内向者,而是讲如何发现美,找到美好。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对"Komorebi"的解释上,"Komorebi"在日语中是形容日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落下来的一种现象,描绘了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反映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细节的敏感和欣赏,以及对日常美好瞬间的珍视。
一切一切的答案在于"Komorebi",珍视生活中每个美好的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