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姜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南姜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南姜,又称高良姜,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南姜的功效与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常用中药材。
南姜一般指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海南。传统医学认为,高良姜药性辛、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功效作用
高良姜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
温胃止呕
高良姜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可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虚寒呕吐、嗳气吞酸。
散寒止痛
高良姜辛散温通,能够散寒止痛,主入脾、胃经,所以能驱散胃中之寒邪,常用于治疗胃寒脘腹冷痛。
现代应用
高良姜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的作用,可运用于温中健胃药中,如良附丸、紫蔻丸、胃疡宁丸、仲景胃灵片、调胃丹等。
高良姜具有镇痛的作用,可运用于理气和胃止痛药中,如胃气痛片、九气心痛丸、虚寒胃痛胶囊、胃痛丸、复方制金柑颗粒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高良姜适用于呕吐、嗳气吞酸者;脘腹冷痛者。
呕吐、嗳气吞酸者:高良姜能够温散寒邪、和胃止呕。可用于治疗胃寒或虚寒引起的呕吐、嗳气吞酸。
脘腹冷痛者:高良姜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入脾、胃经,所以能驱散胃中之寒邪,常用于治疗胃寒引起的脘腹冷痛。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原因:高良姜辛热,容易助火伤阴,热盛及阴虚内热者服用本品可能加重身体的热证。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3-6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食用方法
高良姜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可用于煮水、熬粥等,如高良姜茶、红糖高良姜茶、高良姜粥、高良姜大枣粥、高良姜猪脊骨粥等。
高良姜茶:取适量高良姜、茶叶,加水煎10-20分钟即可。
红糖高良姜茶:高良姜洗净切丝,将水倒入锅中,放入高良姜丝、枣片、红糖,大火煮沸即可。
高良姜粥:将高良姜磨粉后先入水煮,然后加入粳米熬至粥成即可。
高良姜大枣粥:取高良姜、大米、大枣适量,洗净泡好,加水,一同煮成粥即可。
高良姜猪脊骨粥:将高良姜10g、苡仁30g、生姜10片、杜仲10g、寄生20g一同煎煮,去渣取汁,再加猪脊骨250g、大米120g,煮至粥成即可。
温馨提示
作为药品:高良姜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高良姜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高良姜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参考来源: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