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养海洋哺乳动物长寿研究揭示了动物福利的显著进步
馆养海洋哺乳动物长寿研究揭示了动物福利的显著进步
最新研究显示,正如人类因为医学和护理的进步能更长寿一样,现代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的海洋哺乳动物的寿命也正在变长。随着以动物福利为核心的创新护理策略的提升,现今人工饲养的海洋哺乳动物寿命已超过野外个体的寿命。研究成果目前已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公开发表。
最新的一项研究为动物园和水族馆中动物护理和管理方式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该研究由Species360与南丹麦大学的Morgane Tidière博士共同主导,集结了全球41位来自各个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及动物饲养机构的合作者,首次引入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和寿命均等性(lifespan equality)两个指标来研究人工条件下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群福利。研究显示,随着以动物福利为核心的创新护理策略的提升,现今海洋哺乳动物在水族馆/动物园内的寿命已超过野外个体的寿命。
研究人员采用了与评估人类福利改善相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源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信息数据库——Species360动物园信息管理系统(ZIMS)的数据。研究梳理了ZIMS自19世纪早期到2020年近200年的数据,来探究全世界饲养量最大的四种海洋哺乳动物——港海豹(Phoca vitulina)、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北极熊(Ursus maritimus)和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活质量是否有所提升。同时科研人员通过观察成功活到老年期动物个体的数量来判断动物福利改善是否明显。另外为了能够与野外个体相比较,作者通过分析已发表的野外群体数据,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计算本研究对象野外群体的寿命,探讨在人工环境中的这些动物是否比野生的同类更长寿。
研究收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1200家动物饲养机构8864头动物的饲养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世纪以来,本研究所涉及的动物园和水族馆中四种海洋哺乳动物的寿命已经增长了至少3倍,同时,首年死亡率也降低了31%。另外,现今这些动物在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的期望寿命比它们的野外同类高2~3倍。除了关注这四个物种的寿命长度,科研人员还通过研究寿命均等性(该指标可以判断一个种群是否整体活得更长,同时规避不易预判的早逝因素)来评估它们中有多少个体生活得很好。研究发现,在动物园水族馆等饲养设施中,这四个物种的寿命均等性随着时间推移而稳步提高,且它们的寿命均等性均高于野生同类群体(图1)。
图1 加州海狮、港海豹、北极熊和瓶鼻海豚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的寿命变化,以及这四个物种野外群体的寿命情况。横坐标代表期望寿命,纵坐标代表寿命均等性;绿色为野外个体数据,其它颜色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数据;圆圈代表雄性个体数据,原点代表雌性个体数据。
研究显示,自1990年代以来,这四个物种在寿命以及寿命均等性上都有了显著增长,这种变化应该归因于水族馆/动物园饲养实践的显著进步。这些进步涵盖了更先进的兽医服务,更精细的环境管理,更优质的营养供应和丰富多样的生活环境调整措施,此外还包括了采用积极的医疗训练方法,促使动物乐于主动参与日常体检。本研究作者指出,尽管这些研究结果主要反映的是Species360成员机构下海洋哺乳动物的平均福利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全球所有动物园和水族馆都已达到该水平。这些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在专业动物园水族馆设施中,动物的管理和照料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步。
本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动物园和水族馆内动物福利的了解,为未来的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研究揭示了专业的科学研究在洞察和提升馆养动物生活质量的关键作用。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已成功引导法国和西班牙对馆养海洋哺乳动物的相关立法决策,为制定馆养海洋哺乳动物福利提升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
本文原文来自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