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权威机构发布共识:胸腺法新在乙肝治疗中效果显著
国家权威机构发布共识:胸腺法新在乙肝治疗中效果显著
近日,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制定的《胸腺法新在感染和重症相关领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为胸腺法新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指导。
胸腺法新:乙肝治疗的免疫调节新选择
胸腺法新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调节剂,由28个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天然胸腺肽α1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完全一致。作为免疫调节治疗的经典药物,胸腺法新在相关治疗领域已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
多重免疫调节功能
胸腺法新具有多重免疫调节功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促进T细胞成熟与功能:胸腺法新通过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增强其免疫应答能力。
增加淋巴因子分泌:它能提高T细胞在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分泌干扰素α、γ以及白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受体表达,从而放大免疫信号。
调节CD4细胞活性:胸腺法新可激活CD4+ T细胞,增强异体及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提升整体免疫协调性。
改善NK细胞功能:通过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前体的募集及其对干扰素的响应,间接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增强疫苗免疫效果: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疫苗免疫应答增强剂,胸腺法新还能提高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乙肝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在乙肝治疗领域,胸腺法新展现出了显著的临床价值。《共识》指出,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安全性、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协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肝硬化指标:恩替卡韦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可改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纤维化指标。
降低病死率:胸腺法新用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提高存活率: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中晚期患者中,胸腺法新治疗可降低继发感染率,提高患者存活率。
广泛的临床应用与认可
胸腺法新的临床价值已获得广泛认可:
- 被纳入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
- 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和《亚太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2008)》推荐的免疫调节剂
- 2020年在中国销售额达10.86亿人民币,显示出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胸腺法新不仅在临床指标上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望未来
随着对胸腺法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目前,专家建议进一步探索胸腺法新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或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乙肝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方案。
胸腺法新在乙肝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它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乙肝患者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