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网贷五大陷阱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7: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网贷五大陷阱

近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网络贷款中存在的多种“套路”。当前,网络贷款因其便捷性受到很多人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网贷诈骗案件的激增。据统计,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其中网贷诈骗是高发类型之一。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揭示网贷中的典型陷阱,并提供防范建议。

01

案例一:高额担保费用暗藏玄机

王某在刷短视频时发现一则宣称“无手续费”“无其他任何费用”的借贷广告,遂点击链接并根据页面提示下载某网络贷款APP。注册登记并填写个人信息后,王某借到了款,但仔细核对还款明细后,发现账单后另附有一张担保费用账单,自己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预期,才明白该网络贷款平台通过暗含的担保合同变相提高了实际借款成本。

02

案例二:个人信息泄露引发连锁反应

陈某没有经受住网络贷款广告的低息诱惑,觉得按时还款不成问题,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非理性借贷,没想到还款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陈某在申请网络贷款时填写的个人信息也遭到泄露,导致其接收到大量网络贷款广告。在短期无法偿清债务的情况下,为解燃眉之急,陈某随即向其他若干个网络贷款APP借款还贷,最终导致债务发生“滚雪球”效应,形成巨额借款。

03

案例三:系统操作暗藏玄机

张某浏览某网络贷款APP时,原意只想测算自己所能申请的贷款额度和相关费用成本,但在系统操作指引下,张某上传身份证件和银行卡信息后完成了贷款申请。原来,该网络贷款APP的“额度测算”页面就是贷款申请页面,但提示提醒并不明显,导致张某不明就里申请了一笔非实际需要贷款,且因未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无法提前还款,承担了不必要的利息支出。

04

网贷诈骗常见套路

  1. 虚假广告: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渠道发布低利率、无抵押、快速放款的虚假广告,吸引潜在受害者。

  2. 预付费用:要求借款人在放款前支付手续费、保证金或其他名目的费用,一旦支付,骗子便消失无踪。

  3. 钓鱼网站或App:制作假冒的贷款平台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后实施盗窃。

  4. 身份冒用:获取借款人个人信息后,冒用其身份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使受害人负债累累。

  5. 客服诈骗:冒充贷款公司的客服,以核实信息、账户异常等理由让受害者转账或提供验证码。

05

如何防范网贷诈骗

  1. 选择正规途径:尽量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或已知信誉良好的在线平台申请贷款。

  2. 警惕前期费用:任何在放款前要求支付的费用都应引起高度警觉,合法的贷款机构不会要求预先支付费用。

  3. 验证信息来源:遇到主动联系你的“客服”时,不要轻信,应通过官方渠道自行联系客服核实情况。

  4.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

  5. 使用安全软件:在设备上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检查是否有钓鱼网站或恶意软件的风险。

  6. 阅读合同条款: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中的所有条款,确保没有隐藏费用或不合理的条款。

  7. 保留证据:在交易过程中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和交易凭证,一旦出现问题可作为报警依据。

06

结语

网络贷款虽然方便快捷,但背后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消费者在申请网贷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审慎评估自身需求和还款能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谨慎授权个人信息,避免陷入网贷陷阱。同时,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