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90%以上癌症病情,身心疗愈成治疗新方向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1: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可影响90%以上癌症病情,身心疗愈成治疗新方向

癌症治疗不仅仅是药物和手术的事,心理和营养支持同样重要。从“肿瘤微环境”理论到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再到“意识清理”等身心灵疗愈方法的应用,现代医学正在探索更多提高抗癌成功率的途径。

即使是台湾的癌症医疗有非常大幅度的进步,但是“罹患癌症”终究是一件令人心惊胆颤、不知是否还有明天的事情;特别是在医疗统计上有远端转移的三、四期癌症,因为要使用更强力的抗癌药物、要处理的病灶区更多更广,也容易带来患者身心不适,甚至也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与身心的自愈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于癌症形成的学理,肿瘤权威张金坚教授在许多文章都谈到“肿瘤微环境”,包括缺氧、慢性发炎、粒线体功能异常、生理时钟(昼夜节律)失调等,都跟癌症形成有非常强烈的关系。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存在许许多多在人体内产生“肿瘤微环境”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一、细胞缺氧:

  1. 环境性缺氧:现代生活空间普遍不通风、缺乏绿色植物、人群聚集、空气污染等所引起。
  2. 功能性缺氧:久坐不动、姿势不良、不运动、心肺功能不足、吹冷气、年龄增长所引起。
  3. 病理性缺氧:肥胖、发炎、缺铁、饮食(甜食、炸物、冷饮、精致淀粉、人工添加剂)造成肥胖、三高伤害血管造成循环不良、长期高压或熬夜等原因引起。

二、慢性发炎:

促发炎饮食(饮食性肥胖)、压力性肥胖、湿寒体质、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包括慢性压力、熬夜引起身体发炎。甚至现代化蔬果栽培快速轮耕、过度人工化的快速栽培环境、高温烹调或速食型态饮食,都会破坏食物里面有助抗压、抗癌的营养成分,也是现代人身体内“抗癌/抑癌资源”大量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基因诱导:

在读营养研究所时有一门课叫做“肿瘤生物学”,老师是国内知名的抗癌专科医师。这位医师有一页讲义,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自己要选择怎样过生活?怎么 说呢?讲义上提到,主流医学认为癌症的主因来自“癌症基因”,但人体中还有“促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决定“癌症基因”是否会被活化:

  1. “促癌基因”会受到生活中所谓的“促癌因素”活化,而这些“促癌因素”包括抽烟、喝酒、熬夜、不运动、高糖高盐高温料理的饮食、长期的负面情绪、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压力,都可以活化这些促癌基因,而进一步启动癌症基因而发动对人体的攻击。
  2. “抑癌基因”是受到生活中的“抑癌因素”影响而活化,而这些“抑癌因素”包括:地中海饮食、抗发炎油脂摄取(例如冷压初榨的橄榄油、亚麻仁籽油)、深色的蔬果内含的植物营养素、规律运动、接近大自然、学气功瑜伽、情绪抒发等,可以活化这些抑癌基因,而进一步抑制癌症基因在人体活化与攻击人体的机会!

四、心理与压力因素:

  1. 重视表面和谐、压抑、忍辱负重、吃苦当作吃补的女性(俗称C型人格),罹患乳癌的几率是一般人的两倍到三倍。
  2. 许多癌症病人的发病前三年内,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对当事人而言重要的心理创伤。
  3. 有医师宣称90%以上的癌症与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关。例如焦虑、愤怒、紧张、完美主义、求好心切等心理状态,短期内会诱发肾上腺素的分泌,诱发人体进入“作战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 的状态”,身体的代谢循环等就会进入高速运作,这个阶段产生更多的毒素与自由基;而当这些状态长期存在的时候,人体会转而分泌皮质类固醇,而皮质类固醇就会开始诱发身体产生更多的发炎性细胞因子,毒素、自由基、缺氧现象会因此如野火燎原一般地在“肿瘤微环境”最符合 条件的地方开始诱发癌细胞生成。这个部分属于“神经心理免疫学”的新科学,包括心理或环境压力诱发癌症,或是透过心灵力量,提高身体的抗癌力都跟这个新的科学领域息息相关!
  4. 也有医疗研究报告,针对也罹患癌症的病患提供持续三个月,每天15分钟的心灵练习 (spiritual practice), 三个月后有 10%的病患的肿瘤体积有明显的缩小。其他团队报告接受心灵练习 (spiritual practice) 的过程,可以提高人体抗癌的杀手细胞 (NK cell)的制造,也会降低身体某些发炎性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5. 类似非癌症的末期病患的“积极人本心理学 (Positive Humanistic Psychology) ”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在许多医疗资源缺乏的落后国家,例如非洲艾滋末期的儿童青少年病患,当医疗团队协助他们找到疾病或是患者本人的人生意义之后,他们体内的发炎性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也呈现减少的现象、而抗发炎细胞因子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的体内含量增加的结果。

五、全相医学观点:

诊所提供的“全相医学疗愈路径”把健康分成“身体、情绪、心智、精神”四大领域。相关的治疗方式当中,“意识清理”就是杨院长基于本身在医学中心担任心理治疗督导的临床经验,结合最近20多年的身心灵疗愈训练所提供,运用专业而到位的技巧(未来会提供影片示范),协助癌症患者提高自身抗癌力的有效方法。

在“意识清理”的过程中,医师本身会进入“深度静心”的“疗愈场”频道,过程中提供深具温暖的支持性倾听、也鼓励她勇敢让情绪流动出来、一对一传授“心灵共振扩展”的疗愈技巧,让个案掌握深度放松以及快速提升身心能量的方法。甚至运用不同的“心灵对话”技巧,让患者找到自己内在深处的“疗愈力”为内在小孩(童年或过往受伤的内心)启动潜意识中觉察、释放、疗愈、修复、扩展的能力,进一步可以活用“升级版本(学会疗愈)的自己”修复过往印 记,改造一个“更健康、更完整的自己”。在生活上,再搭配健康的食物与饮食习惯,大幅度增加深色蔬果类(色彩鲜艳的蔬果)当食物、配合冷压初榨的黄金亚麻仁油或橄榄油让细胞膜更稳定。找时间接近大自然,到附近的公园走走路、抱抱树、看看花草、看看天空里的云朵、呼吸新鲜空气,都可以让心灵的力量有很好的运作地基,以及更优质的抗癌因子的原料,提升人体的抗癌力!

曾经有一位医学博士写了一本“癌症不是病”,书中的观念非常符合许金坚教授提到的“肿瘤微环境”以及“神经心理免疫学”研究的结果。书上说,癌症发生的机转,是在缺氧、毒素多、情绪塞爆的情境中,身体求取“最后一线生存的机会”,对我们提出的一个警讯。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累积了太多的“致癌环境”;或是忽略漠视自己心灵的力量,持续忽略、压抑、忍耐、合理化,透过神经免疫系统创造另一种“肿瘤微环境”,才会让癌症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许多癌症生还者(包括罹癌医师)都分享过一个心得:癌症出现,是在提醒我们:“改变的时间点到了,我们值得用更爱自己的方式过生活;我们值得拥有一个更高品质人生的时间点到了!”

本文原文来自non-drug.clinic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