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物流业展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智慧物流成核心竞争力
2025物流业展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智慧物流成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未来走向备受瞩目。2025 年,物流业将呈现出六大关键趋势,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主流趋势
物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也将其确立为关键战略。在2025年,物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将持续推进,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发展多式联运
发展多式联运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关键举措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的工作目标,包括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增长以及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等具体指标。
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的实施方案,如略阳县、吴江区等,通过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等措施,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和衔接水平。
推广绿色运输工具
推广绿色运输工具是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手段。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原副司长靳兵指出,物流领域尤其是城市快递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我国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强调新能源汽车应用及数智化转型。
唐山市被交通运输部公布为全域公路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强化能源供应体系、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出台补贴政策等措施,不断提升要素支撑水平,着力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河南提出到2025年,全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要达到20家,打造绿色物流,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50万个。
全方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仓储绿色化、优化物流配送模式、推广环保包装、加强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也不可或缺。推动城市物流绿色发展的两大核心策略为“一体化”与“全方位”,一体化策略侧重于物流设施、装备及流通环节的全流程,全方位策略则涵盖从供应链全链条的减碳方案设计,到物流碳足迹的明确追踪,再到优化结构以实现降本增效。
城市物流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及公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尽管城市物流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绿色物流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行业标准尚不统一等。
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掘新空间
2025年物流发展总体趋势之一是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掘新空间,这将增强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政策推动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
在地方层面,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印发《福建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物流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增强供应链金融的支撑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基于企业信用担保的物流融资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物流龙头企业快捷配置信贷资源;完善基于货物价值担保的物流融资服务,优化发展物流金融业务;优选合适的产业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
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
一方面,要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的《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紧扣企业主体融合发展、设施设备融合联动、业务流程融合协同、标准规范融合衔接、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等关键环节,促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
这将有助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在供应链全链条上实现战略合作、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水平。例如,在地方层面,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印发《福建省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物流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增强供应链金融的支撑能力。
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支撑
在2025年,物流行业的优化空间结构至关重要。通过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增强精细化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以及优化物流用地空间布局等措施,物流行业将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优化物流用地空间布局
各地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用地空间布局,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效能。例如,福州市在《福州市物流用地专项规划(修编)(2020-2025年)》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物流项目用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重庆市通过构筑“一核一环一带两片区、六通道五枢纽多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空间结构,完善市域物流设施网络,奠定了融入全国、全球物流体系的物流设施网络基础。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是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一环。物流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物流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布局,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率。
例如,可以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提高物流设施的集聚度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物流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物流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是优化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协同,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例如,可以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升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
重点领域改革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新动能,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标杆企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要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
从政策层面看
《实施方案》按照 “紧扣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 的总体思路,一方面从企业主体、设施设备、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等 5 个关键环节,对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确要求,推动解决制约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聚焦大宗商品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绿色物流、国际物流、应急物流等6个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
为推动相关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实施方案》提出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协调保障等综合性保障措施。国家发改委将依托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跨部门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形成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同时,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对融合创新发展情况的监测评估,及时解决新问题、新障碍。
在实践中
各地积极探索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如深国际西部公路枢纽物流园深圳・宝安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是深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现代智慧物流设施集群,重点发展制造业集成物流等业务,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标杆项目,计划于 2025 年年末投产运营。
此外,快递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在不断推进。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江苏无锡邮政通过项目制改革推动 “快递业 + 制造业” 融合,落地与红豆集团的战略合作,成为快递业和制造业相互支撑、高效协同、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典型实践。
2025 年,通过重点领域改革,物流业将不断释放新动能,在建立符合国情的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标杆企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环境更加完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202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其中明确表明进一步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广泛应用清洁货运车辆,显著提高物流领域节能减排水平。
完善物流标准规范体系
《规划》强调了在现代物流特别是城市配送及仓储等领域应用新能源车辆的重要性,并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装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广泛应用。这将有助于提升物流运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为实现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对物流业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智慧物流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物流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智慧物流的基础。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物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物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
提升物流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是智慧物流的重要特征。通过应用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技术,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仓储领域,可以利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搬运机器人等设备,实现货物的快速存取和搬运;在运输领域,可以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货物的无人化运输。
打造智慧物流生态圈
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物流运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同时,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动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形成完整的智慧物流产业链。这将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未来走向备受瞩目。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物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和协同,共同推动物流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