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博泰新药VS依沃西单抗,谁将引领NSCLC治疗?
科伦博泰新药VS依沃西单抗,谁将引领NSCLC治疗?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药的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科伦博泰研发的TROP2-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和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AK112)备受关注。这两款新药在NSCLC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引发了业界和患者的热议。
芦康沙妥珠单抗:TROP2-ADC药物的突破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一种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TRO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不良预后和转移风险增加相关。在2024年ESMO年会上,科伦博泰公布了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57.9%,其中3例完全缓解(CR)。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尚未达到,6个月DOR率为82.1%。在接受抗PD-1疗法的患者中亦观察到缓解(ORR为68.8%,11/1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6个月PFS率为65.7%。
在NSCLC治疗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2024年8月20日,科伦博泰基于OptiTROP-Lung03研究在国内提交芦康沙妥珠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三线治疗EGFR突变NSCLC,并被CDE纳入优先审评。此前公布的Ⅱ期结果显示,相较于EGFR野生型,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耐药人群中疗效显著,ORR达到60%。
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的创新
依沃西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2024年5月,依沃西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在国内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机制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在2024年ASCO年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团队报告了HARMONi-A试验,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先前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同时保持了可控的安全性。中位随访7.9个月时,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1个月和4.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54%。中位随访17.6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7.1个月和14.5个月,依沃西单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20%。
对比分析:两种药物的优劣
从作用机制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通过靶向TROP2,将化疗药物精准递送到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靶向性和杀伤力。而依沃西单抗则通过同时靶向PD-1和VEGF,实现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协同效应。
从临床试验数据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在EGFR突变耐药人群中疗效显著,ORR达到60%。而依沃西单抗在EGFR-TKI经治失败的EGFR突变NSCLC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54%。两种药物在不同患者群体中都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未来展望
芦康沙妥珠单抗和依沃西单抗作为NSCLC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各具优势。芦康沙妥珠单抗在ADC赛道拔得头筹,克服TKI耐药性展现显著疗效;依沃西单抗则开创了“肿瘤免疫+抗血管生成”双抗治疗的新模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这两种药物有望为更多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