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防治指南:四种疗法配合六项预防
腰肌劳损防治指南:四种疗法配合六项预防
腰肌劳损是常见的腰痛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不适,尤其在久坐、久站或弯腰后症状加重。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康复诊疗区主任黄振俊介绍,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病,多由急性扭伤后治疗不当、长期久坐导致的慢性劳损积累,或寒冷潮湿引起的炎症反应引起。虽然X光、核磁等检查结果可能正常,但其带来的不适感却影响着不少人的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常用低中频、超短波、热磁、蜡疗和超声波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炎症渗出物及水肿的吸收。
运动疗法:通过牵伸放松腰背肌和加强深层核心肌群的锻炼来缓解症状。
仰卧婴儿式:拉伸腰背部、臀部肌肉。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紧膝盖配合呼吸缓慢靠近胸口,在末端保持住10秒,训练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
桥式运动:仰卧位,双手放于体侧,屈髋屈膝、足平踏与床面,收紧臀部并缓慢抬离床面,使身体尽可能成一个直线状,保持住5秒,然后缓慢放下臀部,训练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
“死虫”式训练:仰卧位,把双手抬到胸前跟床面成90度,屈髋屈膝90度,配合腹式呼吸,腰部紧贴床面,呼气时同时缓慢伸出左手和右腿,吸气时收回,再交替伸展右手和左腿,腰部始终紧贴床面。训练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
四点支撑变两点:俯卧位,双手伸直支撑与床面成90度、双膝关节屈髋屈膝90度跪在床面上,双手双膝距离与肩同宽,配合呼吸,左手与右腿同时向前伸直,保持身体平衡,之后交替伸右手,左腿。训练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
中医药治疗
多采用补肾强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内服或外敷方法治疗,再配合针灸推拿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预防措施
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部的柔韧性,使腰部肌肉更有力,关节更灵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练习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八段锦等。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久站或久坐后,可以走一走或蹲一蹲。
从地上提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向高处取放东西时,够不着不必勉强;避免潮湿和受寒。
休息睡眠时要注意保持脊柱的正常曲度,床铺不能太软,要有一定的支撑力。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靠近,不留空隙。
女性应尽量少穿高跟鞋。
本文原文来自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