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生态保护:多方合力守护“万山之祖”
昆仑山生态保护:多方合力守护“万山之祖”
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其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国西部乃至整个亚洲的生态平衡。然而,这位“山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挑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38团,防护林遭受严重病虫害侵袭,导致大面积防护林枯死。每逢风沙天气,枯死树木极易折断,不仅造成林业资源的损失,还给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风险与不便。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共同守护这片神圣的土地。
企业担当:四级防护体系守护水源地
作为高品质矿泉水的代表,昆仑山矿泉水企业深知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企业设立高于国家防护标准要求的四级水源地防护体系,为黄金水源地建立保护屏障。工厂海拔4115米,远离工业污染,采用世界先进的进口设备,实现吹瓶、灌装、封盖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中无人工触碰,每一瓶昆仑山矿泉水都经过232项标准检验。此外,企业还发起“雪山寻源之旅”环保公益活动,至今已持续十余年,吸引主流媒体主动报道,影响超1亿家庭,带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水源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政府作为:公益诉讼推动防护林保护
针对防护林病虫害问题,库尔勒垦区人民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检察官发现防护林存在浇灌管网覆盖缺口、防治设施欠缺、病虫害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加大保护力度,尽快清除害虫和病虫害林木。截至11月中旬,38团已治理病虫害林木707亩,补植补造2900亩,抚育2.58万亩,有效地保护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生态资源。
科技创新:无人机增雪助力生态改善
2025年1月10日,新疆首次在昆仑山开展无人机增雪作业实验并获得成功。此次任务由一架配备云降水探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中型无人机执行。为克服高海拔缺氧带来的挑战,无人机搭载超长时烟条,在海拔3500米的地方起飞,并于4200米高空完成增水烟条的充分燃烧点火实验。无人机还搭载高精度传感器与设备,能够精准定位、实时监测并精确测量作业区域。此次增雪实验为研究昆仑山降水特征与结构、播云催化效果提供有力支撑,将推动高海拔云降水机理研究与催化技术研发。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昆仑山的生态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防护体系虽然严格,但覆盖范围有限;政府的公益诉讼程序需要持续努力和资金支持;无人机增雪作业作为创新尝试,技术仍需不断完善。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为生态保护增添了难度。
昆仑山的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昆仑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为守护这片神圣的土地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