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读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从遗传特征到诊断治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5: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读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从遗传特征到诊断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遗传学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CML的几个关键遗传学特征,包括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疾病。

Ph染色体

Ph染色体是CML患者体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约95%的CML患者可检测到这一特征。Ph染色体的形成源于第9号染色体和第22号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这种染色体异常影响了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白血病的发生。Ph染色体主要存在于骨髓和外周血液中,在诊断时可通过显带技术检测到。

BCR-ABL融合基因

BCR-ABL融合基因是由于Ph染色体上的断裂点变异引起的,它编码一个持续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促进细胞增殖和防止凋亡,从而驱动CML的发展。BCR-ABL融合蛋白通常在新合成的浆细胞中表达,因此其检测可在骨髓样本中进行。

髓系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不能正常产生凝血因子,此时需要由其他细胞如粒细胞来代偿,而这些细胞会分泌较多的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成熟的粒细胞胞质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来评估粒细胞的成熟状态。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也可见轻度至中度增多,主要是因为骨髓内原始细胞增生所致。嗜碱性粒细胞常出现在外周血液中,通过全血细胞计数可对其进行快速检测。

脾脏肿大

CML患者由于骨髓纤维化、髓外造血等原因导致脾脏充血、肿胀,进而出现脾脏肿大的现象。脾脏触诊是临床医师常规体检项目之一,若发现脾脏肿大,可能提示CML或其他潜在疾病。

诊断与治疗建议

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术以评估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进行血液FISH分析以确定Ph染色体的存在。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避免接触化学毒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