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贡井大头菜:从“土特产”到航空食品的科技蝶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4: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贡井大头菜:从“土特产”到航空食品的科技蝶变

在四川自贡市贡井区,一种看似普通的蔬菜——大头菜,却占据了全国风干大头菜市场的半壁江山。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传统腌制品已经成功跻身航空食品领域,成为川航、南航等航空公司的餐品选择。贡井大头菜,这个曾经的“土特产”,如今正以科技创新为翼,展翅高飞。

01

科技创新:传统工艺的现代蝶变

贡井大头菜的华丽转身,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自贡市泰福农副产品加工厂与成都大学合作研发的“低温冷链发酵法”,为这一传统产品插上了科技翅膀。这项获得国家专利的技术,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

“低温冷链发酵法”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据泰福公司总经理罗淮良介绍,这项技术可以将大头菜的用盐量减少70%至85%,污水排放量减少80%至90%。这意味着,在保证口感的同时,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腌制工艺高盐、高污染的问题,还为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的脚步并未止步于此。泰福公司与四川旅游学院合作,成立了“四川大头菜研究院”,致力于大头菜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双方正在开发大头菜汤等新产品,并探索将大头菜融入更多川菜菜系,提升其附加值。四川旅游学院川酒川菜融合研究院院长聂鑫博士表示,大头菜汤中富含长期发酵形成的鲜味和功能性营养物质,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菜汤。

02

产业链建设:多方联动的“贡井模式”

贡井大头菜的成功,还得益于其独特的产业链建设模式。当地推行“园区+产业化联合体+农户”的组织模式,形成了以“高粱+大头菜”轮作模式为主的粮经复合基地2.7万亩,辐射带动内江威远、宜宾翠屏等区域近2万农户种植大头菜5万余亩。

“企业+科研院校+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民”的联合模式,是贡井大头菜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模式不仅整合了各方资源,还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成佳镇杨柳村村民钟泽良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不仅自己种植了30多亩大头菜,还代理种植200亩,预计今年产值可达6万余元。

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贡井区已培育出1个国家示范合作社和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泰福公司的“龙须淡口系列”入选全国首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目录》和农业农村部“名特优新”目录,泰福大头菜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03

市场拓展:从“土特产”到“航空食品”

有了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支撑,贡井大头菜开始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军。2023年7月,泰福公司与四川航空汉莎食品有限公司达成300万元的合作订单,标志着贡井大头菜正式进入航空食品领域。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更为其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贡井大头菜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其风干大头菜产品已远销东南亚,年销售额近5亿元。贡井区成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头菜是贡井区继谭八爷冷吃兔之后,又一项进入航空食品领域的特色农副产品,大大提升了大头菜品牌的知名度,拓展了市场。

04

文旅融合:打造“中国大头菜之乡”新名片

贡井区还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成佳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新名片,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文旅消费收入达5000余万元。公园内的“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和万坛古法发酵场等展示区,不仅展示了大头菜的传统制作工艺,还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观光体验。

贡井大头菜的故事,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案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建设、市场拓展和文旅融合,这个曾经的“土特产”已经蝶变为全国市场的佼佼者。未来,贡井大头菜还将继续探索与冷吃兔等其他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