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吹灯窗更明”:袁枚以逆向思维描绘冬夜奇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7: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吹灯窗更明”:袁枚以逆向思维描绘冬夜奇景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十二月十五夜》中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景象:随着更鼓声的急促和人声的渐渐消失,夜色越来越深。诗人吹灭了灯,却发现窗外的月光和雪光映照得室内更加明亮。

这首诗写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当时的袁枚已经61岁。这一年,他因右脚患疮,行动不便,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他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提笔写下了这首清新脱俗的小诗。

“吹灯窗更明”这句诗,展现了袁枚独特的审美视角。在常人看来,吹灭灯后室内应该会变暗,但袁枚却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美——月光和雪光的映照使得室内更加明亮。这种逆向思维和独特的视角,正是袁枚诗歌的魅力所在。

袁枚的这种独特视角,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密不可分。他生性疏淡,虽然曾官至江宁知县,但在33岁时就选择辞官归隐,专注于文学创作。他主张“性灵说”,认为诗歌应该表达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和格律。

在《随园诗话》中,袁枚写道:“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这种理念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十二月十五夜》虽然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但其中蕴含的却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感悟。

袁枚的这种审美视角和人生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和文学理论,启发了无数后来的文人墨客。而《十二月十五夜》这首小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冬夜美景的名篇。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让我们一起品味袁枚笔下的诗意世界吧!或许,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