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证实:愤怒情绪损伤心血管,双心医学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最新研究证实:愤怒情绪损伤心血管,双心医学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胸闷、心慌,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经过详细检查,却发现他们的器质性心脏病并不严重,甚至没有明显病变。那么,这些症状到底从何而来?答案可能就在“双心医学”中。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是一门融合了心脏病学与心理学的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心脏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联系,强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考虑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这一理念从根本上突破了单纯生物医学的局限,推动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双心医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84年,法国精神病学家Jacobi提出心理问题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977年,Engel正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在中国,双心医学的发展始于1995年,胡大一教授结合中医“心主血脉”的观点,首次提出双心医学的概念。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双心医学已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心脏健康?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和抑郁都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以压力为例,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引发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压力还可能促使人们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焦虑和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抑郁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焦虑则可能导致心率失常和高血压的风险升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还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病情更难控制。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短暂的愤怒也会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一项随机对照实验中,280名成年人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情感任务组:回忆愤怒事件、回忆焦虑事件、阅读悲伤文字或数数达到中性情绪状态。结果显示,回忆愤怒事件的任务会导致血管扩张受损,这种损伤作用可持续40分钟。相比之下,焦虑和悲伤情绪并未引起显著的血管功能变化。
双心医学如何预防冠心病?
双心医学强调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加入精神心理因素的评估和干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评估与干预:通过心理评估,及早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动机性访谈、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改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脏健康。
综合治疗与整体护理:双心医学强调的综合治疗不仅包括对心血管疾病本身的治疗,还包括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管理。整体护理是双心医学的重要实践手段,通过医护团队的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药物干预:对于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对于焦虑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急性焦虑发作。
生活方式干预:适量的有氧运动、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社会支持都是双心医学中重要的干预措施。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双心医学的临床应用
2024年发布的《双心门诊建设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为双心医学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共识指出,在心血管内科,经常碰到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失眠和谵妄等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是双心患者的诊断两个要素。精神心理主观测量指通过精神心理问卷,判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包括:1) 人格特质评估:重点是A型人格及D型人格的筛查与评估。2) 抑郁、焦虑评估:自评问卷采用“二问法”,由患者完成健康自评问卷2项,简化健康问卷抑郁量表2项、简化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2项,初步筛出可能有问题的患者,再进一步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项、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7项评估抑郁和焦虑。3) 精神心理他评问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估问卷,他评问卷要求评价的医生接受过精神心理基础知识培训。而精神心理客观测量包括:心率变异分析、运动后的心率恢复、睡眠呼吸监测、便携式长程心电监测脑功能监测、人工智能心脏心理评估及相关血液检查:检测血液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皮质醇等。
在治疗方面,双心医学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针对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包含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有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减压训练技术、运动训练、传统中医技术等。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给予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和用药指导等双心医学模式护理组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病情情况、医疗情况、工作情况、体力和社会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心内科门诊焦虑/抑郁患者并躯体化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在中医方面,对于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冠心病时,联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临床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
结语
双心医学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强调了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通过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帮助患者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双心医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通过上述多种具体干预措施的综合应用,双心医学不仅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改善身体健康,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康复。这种整合了心理和生理治疗的全新医学模式,正在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