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的营养成分揭秘,街边小吃也能吃出健康?
麻辣烫的营养成分揭秘,街边小吃也能吃出健康?
麻辣烫作为一道经典的街头小吃,以其丰富的食材和独特的麻辣鲜香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然而,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很多人开始质疑:麻辣烫到底健不健康?怎样才能吃得既美味又健康?
麻辣烫的营养价值
麻辣烫的食材种类多样,包括各种肉类、鱼丸、鹌鹑蛋、平菇、金针菇、红薯、冬瓜以及各类豆制品、新鲜蔬菜等,孩子和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做到平衡膳食,营养合理搭配。
麻辣烫制作时主要采用水煮的烹调方式,且食材在沸水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这种烹调方式有利于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素,能较好地保留食物的天然味道。如果加入的拌料中控制油、辣椒、盐等调味品的量,那么麻辣烫是符合健康饮食要求的。此外,高温水煮还可以很好地对食材进行消毒,保证饮食卫生。
值得一提的是,麻辣烫的调料中常常加入胡麻油,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油。胡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亚麻酸还能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并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转移。
如何健康食用麻辣烫
虽然麻辣烫的食材丰富多样,但要吃得健康,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新鲜食材
在选择麻辣烫的食材时,应尽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如新鲜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避免选择过期、变质的食材,以免摄入有害物质。同时,对于肉类食材,建议选择瘦肉,减少脂肪摄入。
控制调料用量
虽然辣酱等拌料是一碗麻辣烫的“灵魂”,但是如何加、加多少,完全是丰俭由人,多寡随意。如果加入的拌料中控制油、辣椒、盐等调味品的量,那么麻辣烫就更符合健康饮食要求了。
注意食用温度
添加拌料时应避免脂肪和钠摄入超标,通常吃的麻辣烫带汤,一般汤底都很咸,要少喝汤!一定不能烫,吃的时候凉一会儿再吃,这点很重要。口腔黏膜能耐受的温度一般是50—60摄氏度。太烫的食物会损伤口腔黏膜,导致急性口腔溃疡、口腔白斑、咽喉炎、食管炎等健康问题。长期吃过烫的食物,也会引起急性胃炎等疾病。
适量食用
控制进食量和进食频次,是避免饮食损害健康的最好方式。建议学生群体每月最多吃一次麻辣烫,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减少健康损害。老人、儿童,以及胃肠道功能较弱者尽量避免食用麻辣烫。
实用建议
自制麻辣烫
尽可能自己在家中制作麻辣烫,便于控制底料的质量和用量,以免口味过重。如果在外进餐,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对其品质有所了解的麻辣烫店。
合理搭配食材
可以按照蛋白质类食物、蔬菜、主食=1:2:1来选择食材。禽畜肉类、水产品、蛋类可以多加点,不过腌制品和不太好判断原料、品质的丸子要慎选。豆制品也来一些,豆腐皮、腐竹、冻豆腐……吸满汤汁的它们也是充满了吸引力!
蔬菜类包括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菌藻类……总有你爱的一款。最后来点主食,塞饱你的肚子。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一不小心没有遵循麻辣烫健康的打开方式,同样也可以稍做补救。如果拌料过多,高油高盐饮食后,会出现口腔黏腻、口干舌燥等现象,可适当增加饮用水,缓解口腔不适症状;可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芭乐、桃子、柑橘、山楂、龙眼、茄子、豆类、香菇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总之,麻辣烫作为一道美味的小吃,只要我们在选材、烹饪方式、搭配食材以及食用量等方面加以注意和控制,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