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守护绿色家园,共筑生态屏障
长白山:守护绿色家园,共筑生态屏障
2024年12月,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长白山传来:野生东北虎时隔30年再次现身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长白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也意味着野生虎豹栖息地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向西扩展了200多公里。
长白山,这座横亘在中国东北边陲的绿色明珠,以其复杂的气候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群落,孕育出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东北亚大陆的最高山系,更是被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物种基因库”的重要生态屏障。
自196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长白山的生态保护事业已走过60余年历程。近年来,保护区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保护区为目标,累计投资39亿元,实施22个生态修复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林业监测预警体系,还打造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应急处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指挥平台,使长白山的生态保护从“人防”迈向“技防”。
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长白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贾翔为代表的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们,常年驻守山林,开展植物资源监测。他们不仅记录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的分布和变化,还致力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与扩繁研究。近年来,当地成功恢复7公顷朝鲜崖柏,育出6.8万株扦插苗,建立55公顷的保护小区。
2024年10月,科研人员在长白山深处发现一片珍贵的东北红豆杉天然群落,其中6株古树树龄超过千年,数千棵中龄树木茁壮成长,预示着这个珍稀物种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2018年以来,保护区与俄罗斯、美国、肯尼亚、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保护区签署合作协议,提升了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森林防火、物种保育等方面的水平。2024年3月,长白山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至此已获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
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长白山也在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建立数字化指挥平台,保护区实现了对游客流量的精准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长白山还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长白山的生态保护事业,离不开每一位游客的参与和支持。当你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欣赏天池美景、漫步原始森林时,请记得带走的是美好回忆,留下的是文明足迹。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片绿色家园,让长白山的生态之美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