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中医医院:卞成磊主任教你在家缓解儿童鼻炎
诸城中医医院:卞成磊主任教你在家缓解儿童鼻炎
儿童鼻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鼻黏膜水肿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及预防鼻炎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除了中草药治疗,揿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也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是简便、安全、无痛的绿色疗法。中医外治法治疗鼻炎可调和阴阳,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促进免疫机制恢复平衡,还可提高中药、西药疗法的有效率,近年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塞鼻疗法:古法新用的创新疗法
中药塞鼻疗法是近年来在中医外治法中兴起的一种特色疗法,尤其适合儿童使用。其基本过程是将药棉浸上中药,塞到鼻腔,通过局部粘膜血管吸收,直接作用于病灶,精准缓解鼻炎症状。
这种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扁鹊医治产晕时就曾使用过鼻塞疗法。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内药鼻中则愈”的记载。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也有相关记载,用于救治“卒死中恶”。唐代孙思邈《千金药方》、《千金翼方》中,以药物末塞鼻,治疗鼻塞、脑冷、流清涕、小儿鼻息肉等症状。宋代《太平圣惠方》中,将刺蓟、生地黄、生姜,捣碎饮汁,药渣塞鼻,治疗鼻腔出血不止。此后,我国历代医籍多有鼻塞疗法的记载。
疗效显著,深受家长好评
诸城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卞成磊介绍,中药塞鼻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 直接作用于病灶:药物通过鼻腔粘膜直接吸收,起效快
- 无痛苦:避免了口服中药的苦味和打针的疼痛
- 操作简单:家长容易掌握,适合在家使用
- 安全性高:药物用量小,副作用少
一位10岁鼻炎患者的治疗案例显示了该疗法的效果。患者经常鼻塞流黄涕,偶有上额头痛,易外感虚胖,动则汗出。饮食二便尚可;舌微红,苔白略厚,脉浮滑微数。中医诊断为鼻渊证,处方为上方加玉屏风散:辛夷6g,当归30g,柴胡15g,黄芩12g,炒栀子9g,玄参30g,贝母3g ,枳实9g,白芍15g,甘草6g,藿香10g,生牡蛎20g,夏枯草15g ,红藤15g,鱼腥草15g,黄芪15g,炒白术l0g,关防风6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一周后,鼻塞流浓涕减轻,效不更方,又续服十剂基本痊愈;后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一周服二次,巩固治疗一月彻底治愈。
与其他中医外治法的比较
与揿针、耳穴疗法、膏药贴敷等其他中医外治法相比,中药塞鼻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 更直接:直接作用于鼻腔,针对性强
- 更便捷:无需专业设备,家长容易操作
- 更安全:药物用量小,副作用少
- 更易接受:避免了口服中药的苦味和打针的疼痛
专家建议
卞成磊主任提醒家长,虽然中药塞鼻疗法安全有效,但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并指导正确的使用方法。同时,家长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药塞鼻疗法的出现,为儿童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不仅继承了中医外治法的优良传统,更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成为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在诸城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卞成磊的带领下,这种疗法正逐渐被更多家长所接受,为儿童鼻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