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增温潜力是二氧化碳近30倍,中国出台专项减排方案
甲烷增温潜力是二氧化碳近30倍,中国出台专项减排方案
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度飙升并创下新纪录。其中,二氧化碳(CO2)浓度达到420.0 ppm,甲烷(CH4)浓度达到1934 ppb,分别为工业化前水平的151%和265%。这一数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最新《温室气体公报》,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切关注。
谁是真正的“气候杀手”?
从排放量来看,二氧化碳无疑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20.0 ppm,相比工业化前水平增长了51.5%。相比之下,甲烷的浓度虽然“只有”1934 ppb,但其增温潜力却远超二氧化碳。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在100年尺度下,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是二氧化碳的27.2-29.8倍,在20年尺度下更是高达80.5-82.5倍。
甲烷减排迎来新机遇
面对甲烷这一“隐形杀手”,国际社会正在积极行动。中国于近日发布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提出建立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推进能源和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等措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透露,目前该中心正开展煤矿瓦斯自愿减排方法学的论证和完善工作,农业甲烷的减排奖补政策也正在研究。
协同减排是关键
专家指出,有效控制甲烷排放兼具减缓全球温升的气候效益、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减少生产事故的安全效益和协同控制污染物的环境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金南表示,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紧密相连,甲烷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为1/4,有效控制甲烷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尽管甲烷减排面临统计监测基础薄弱、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但其资源化利用前景广阔。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朱庆锋介绍,该集团先后建设了4座煤矿瓦斯发电站、2个废弃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基地,累计治理利用煤矿瓦斯3.28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甲烷排放近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专家建议,未来应加大对甲烷监测与减排技术研发的支持,建立完善补贴政策,提升甲烷控排项目的经济性,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同时,要建立健全甲烷排放的监测体系,加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甲烷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减排都不是孤立的问题。正如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罗所言:“我们离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越来越远。温室气体浓度的每次上升都是气候风险的进一步加剧,温度每升高0.1摄氏度,都会对人类和地球产生深远影响。”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协同,实现温室气体的全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