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备案只需四步,爸妈看病再也不用愁!
异地就医备案只需四步,爸妈看病再也不用愁!
“爸,我给你办个异地就医备案吧,以后你来北京看病就方便了。”
“啊?那得跑多少趟啊?我这身体怕是折腾不起啊。”
“不用不用,现在手机上就能办,几分钟就搞定了!”
这是小王和他父亲的对话。小王的父亲在老家被诊断出食管癌,家人决定带他来北京治疗。但是,异地就医需要备案,否则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幸运的是,现在有了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就医备案变得异常简单。
备案只需四步,爸妈看病再也不用愁!
第一步:下载并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医保服务平台”,下载并安装APP。注册登录后,就可以开始备案了。
第二步:选择备案类型
在首页点击“异地备案”,然后选择“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就医地、参保险种和备案类型。比如,小王选择就医地为“北京市”,参保险种为“城乡居民医保”,备案类型为“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第三步:提交备案材料
阅读备案告知书后,按照提示上传相关材料。比如,长期居住人员需要提供居住证明,临时就医人员需要提供转诊证明。如果暂时没有材料,可以选择“个人承诺书”,先完成备案。
第四步:查看备案进度
提交申请后,可以在“备案记录”中查看进度。一般情况下,几个工作日内就能审核完成。备案成功后,就可以在北京的医院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了。
线上备案 vs 传统备案:省时省力又省心
在过去,异地就医备案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小王回忆起几年前给奶奶办理备案的经历,简直是一场“马拉松”:
“那时候得先去当地医保局拿申请表,填好后再找单位盖章。然后还要去医院开转诊证明,最后再把所有材料交回医保局。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花了大半个月才办下来。”
而现在,这一切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几分钟就能搞定。不仅省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还避免了因为材料不全而反复跑腿的情况。
常见问题解答
问:备案后只能在就医地看病吗?
答:不是的。备案后,你可以在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享受医保待遇。比如,小王的父亲备案后,既能在北京的医院使用医保,回老家后也能正常使用医保。
问:备案有效期是多久?
答:长期居住人员的备案有效期由自己设定,但备案后6个月内不能取消。临时就医人员的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可以随时取消。
问:没有居住证能备案吗?
答:可以。虽然长期居住人员需要提供居住证明,但也可以选择“个人承诺书”方式备案,先享受医保待遇,之后再补充材料。
异地就医备案的简化,是国家医保服务便民化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让像小王父亲这样的患者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也让家人少了一份奔波的辛苦。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有异地就医的需求,不妨现在就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为他们办理备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