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受成父子:用“争气”精神打造英皇商业帝国
杨受成父子:用“争气”精神打造英皇商业帝国
1960年代的香港,一位年轻人怀揣20万港元,开设了一家钟表店。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闯敢干的精神,成功获得欧米茄、劳力士等世界名表的代理权,不到30岁便被誉为“钟表大王”。他就是杨受成,英皇集团的创始人。
从钟表店老板到商业巨头,杨受成的创业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1978年,他敏锐地捕捉到香港经济腾飞的机遇,创立英皇金融集团和英皇资本集团,正式进军金融界。随后,他又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投资拍摄电影《喝采》,开创了电影与音乐相结合的整体宣传模式。进入90年代,英皇娱乐成立,迅速在华语乐坛占据重要地位,捧红了容祖儿、Twins等实力艺人。
在杨受成的带领下,英皇集团从一家小小的钟表店,发展成为拥有七家上市公司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业务涵盖金融、地产、钟表珠宝、娱乐文化等多个领域。而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是“争气”的人生哲学。杨受成曾说:“我平生做人哲学,千头万绪,可提炼为两字——争气。面对四周的奚落嘲辱,我必固守信仰;面临命运挫折的压力,我必冷静应对。”
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受成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份“争气”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他的儿子杨政龙,从小就受到家族熏陶,展现出非凡的商业天赋。中学时代起,杨政龙便利用暑假时间在公司轮岗实习,深入接触并熟悉公司业务。2009年,杨政龙正式加入英皇集团,从基层做起,逐步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杨政龙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争气”精神,更注重创新和突破。他积极推动英皇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投资优质影视项目,如《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同时在内地开设多家电影院,进一步拓展娱乐业务版图。此外,他还关注青年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推动“百万青年看祖国”等活动,为香港青年提供实习和交流机会。
在杨政龙的带领下,英皇集团继续发扬“争气”的精神,同时注入了更多创新元素。他们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各类公益事业。杨受成家族在潮州捐建学校、资助教育事业的事迹,已成为一段佳话。而杨政龙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关注青年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英皇集团正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杨政龙表示:“作为企业的第三代,我将继续学习父亲和前辈的经验,为集团的发展贡献力量。”而杨受成则寄语儿子:“没有人一生都是顺风顺水,遇上问题时,第一次人家会帮你,其后可能都会帮你第二、三次,但不会一世都帮你,因此一切都要靠自己争气。”
从杨受成到杨政龙,两代人的故事,不仅是英皇集团的发展史,更是香港商业传奇的延续。他们用“争气”的精神,书写了一个家族企业的崛起之路,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梦,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