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规范肝硬化诊疗,中华医学会发布43项共识意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3: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规范肝硬化诊疗,中华医学会发布43项共识意见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脂肪肝等。其特点是肝脏组织结构破坏,形成再生结节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脏功能衰竭。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肝硬化的临床诊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规范肝硬化的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共识意见,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

这份共识意见包含了43项陈述条款,涵盖了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多个方面。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发表,本共识重点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01

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共识意见推荐以下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不适,如乏力、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黄疸、腹水、出血倾向等典型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 病因学检查:如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等。
    • 其他指标: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形态改变、脾脏肿大、腹水等。
    • 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结构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肝脏弹性成像: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评估纤维化程度。
  4. 组织学检查:肝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

02

治疗方案

肝硬化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共识意见推荐以下治疗方案:

  1. 病因治疗

    • 病毒性肝炎: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等。
    • 酒精性肝病:严格戒酒。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状况。
    • 自身免疫性肝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龙。
  2. 支持治疗

    • 保护肝细胞:使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药物。
    • 改善肝功能:补充白蛋白,使用利尿剂控制腹水。
    •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充维生素。
  3. 并发症预防和治疗

    •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预防出血: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肝性脑病: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等。
  4. 慢病管理

    • 定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影像学变化,筛查肝癌。
    •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和药物滥用。
    •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03

预后和管理

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病情分期、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共识意见强调,肝硬化应纳入慢病管理,建立长期随访机制。通过定期监测肝功能、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重要的治疗选择。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的发布,为我国肝硬化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医生而言,遵循共识意见可以提高诊疗水平,优化治疗效果;对于患者而言,了解共识内容有助于科学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控制肝硬化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