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洋领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洋领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她就是被亲切地称为“洋姐”的杨洋。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和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杨洋用她的热情和专业精神,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双师型”教师。
从普通教师到全国模范:杨洋的成长之路
2007年,杨洋从重庆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到如今的全国模范教师,杨洋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中,杨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她擅长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技能。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双师型”教师,杨洋不仅在教学上成绩斐然,在科研和技能竞赛方面也屡获佳绩。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多个一等奖。同时,她自己也多次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成为学校乃至重庆市的佼佼者。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工模式”
杨洋的成长,离不开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学校将“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实施了“青蓝工程”“栋梁工程”“头雁计划”等培育项目,为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通过企业实践、技能竞赛、科研项目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90%以上,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这些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
产教融合:教师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途径,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方式。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建了多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骨干教师,杨洋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项目中。她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课程,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引入教学。同时,她还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
这种“双向奔赴”的模式,不仅让教师保持了对行业前沿的敏感度,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
“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杨洋老师的故事,正是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教师应有的样子:既能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又能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既能做科研,又能参与企业项目;既能教书,又能育人。
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像杨洋这样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