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现分化走势
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现分化走势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复苏,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调整。
部分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在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市场环境中,一些中小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上调定期存款利率。例如,广西荔浦农村商业银行将两年期利率从1.2%上调至1.85%,上调幅度高达65个基点。湖北襄阳农商银行也调整了多个期限的存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和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1.85%和1.95%。
这些上调行动反映了中小银行在年末考核压力下的揽储需求。某股份制银行分行人士分析称,岁末年初是揽储的关键时期,上调存款利率可以增强银行在存款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过,这种上调可能是阶段性的,不会持续很久。
与中小银行的上调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型银行仍在继续下调存款利率。2024年10月,六大行再次调整存款挂牌利率,这是国有大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微众银行也在2025年初将活期存款利率从0.2%下调至0.1%,与国有大行持平。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5年货币政策定下了“适度宽松”的基调。这是自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专家认为,这一调整是为中国经济复苏创造更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解释说,这将包括降准降息等措施,以保持流动性充裕。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降准降息的幅度可能在50个基点左右,甚至更高。
储户该如何应对?
对于普通储户来说,当前的利率调整意味着什么?专家建议,储户应关注利率变化,抓住机会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如果选择定期存款,储户可以优先考虑上调利率的中小银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高利率可能是短期的,因此选择短期限的产品可能更为有利。
除了定期存款,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尽管2025年以来已有273只银行理财产品下调了业绩比较基准,但银行理财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约为26.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2-3万亿元。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建议,低波稳健产品仍然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同时可以关注含权理财等细分赛道的结构性机会。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把握股市的结构性机会。
在低利率环境下,优化资产配置变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合理分配各类资产的比例,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也要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