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救猫咪》教你玩转戏剧创作
《故事》和《救猫咪》教你玩转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需要创作者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在众多戏剧创作理论书籍中,《故事》和《救猫咪》是两本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为编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还揭示了戏剧创作的内在规律。本文将结合2018-2023年奥斯卡最佳短片的获奖作品,探讨这两本书中的理论如何在实际创作中得到应用。
《故事》:戏剧创作的理论基石
《故事》一书由美国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所著,被誉为“编剧的圣经”。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戏剧创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技巧。麦基强调,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 核心冲突:故事应该围绕一个核心冲突展开,这个冲突应该贯穿整个剧情,推动情节发展。
- 人物塑造:人物是故事的灵魂,每个角色都应该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弧线。
- 情节设计:情节应该遵循“起因—转折—高潮—结局”的三段式结构,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逻辑清晰。
- 主题表达:一个好故事应该传递某种价值观或信息,这是故事的灵魂所在。
《救猫咪》:类型电影的创作指南
与《故事》侧重于理论不同,《救猫咪》更像是一本类型电影创作的实用指南。作者布莱克·斯奈德将电影分为十种基本类型,并为每种类型提供了具体的创作建议。这十种类型包括:
- 金羊毛:以冒险和探索为主题的电影
- 愚者之旅:主角在一系列荒诞事件中成长的故事
- 出卖:讲述背叛与救赎的故事
- 成长:主角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成长的故事
- 爱情: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
- 黑色电影:充满悬疑和犯罪元素的故事
- 超级英雄:以超级英雄为主角的故事
- 恐怖:以恐怖元素为核心的故事
- 喜剧:以幽默和笑料为主的故事
- 动作片:以动作场面和刺激性为主的故事
奥斯卡最佳短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让我们来看看2018-2023年奥斯卡最佳短片的获奖作品,看看它们是如何运用《故事》和《救猫咪》中的理论的。
2018年:《沉默的孩子》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聋哑女孩与一位手语翻译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故事》中的核心冲突理论,将女孩渴望交流的欲望与现实的隔阂作为核心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影片也符合《救猫咪》中“成长”类型的特点,展现了女孩在老师帮助下逐渐打开心扉的过程。
2019年:《皮肤》
这是一部关于种族偏见的短片,通过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故事,探讨了偏见与救赎的主题。影片运用了《故事》中的人物塑造理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角的转变。同时,它也符合《救猫咪》中“出卖”类型的特点,展现了一个人如何从偏见到觉醒的过程。
2020年:《两个遥远的陌生人》
这部电影以一个黑人男子不断重复同一天的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种族歧视问题。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故事》中的情节设计理论,通过时间循环的设定制造悬念。同时,它也符合《救猫咪》中“愚者之旅”类型的特点,展现了主角在荒诞经历中的成长。
2021年:《两个 distant strangers》
这部电影以一个黑人男子不断重复同一天的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种族歧视问题。影片巧妙地运用了《故事》中的情节设计理论,通过时间循环的设定制造悬念。同时,它也符合《救猫咪》中“愚者之旅”类型的特点,展现了主角在荒诞经历中的成长。
2022年:《漫长的告别》
这是一部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短片,通过展现一对老夫妇的日常生活,探讨了记忆与爱的主题。影片运用了《故事》中的细节描写理论,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展现人物情感。同时,它也符合《救猫咪》中“爱情”类型的特点,展现了两个人在困境中的相互扶持。
2023年:《爱尔兰式告别》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镇上的人们为一位即将离世的老人举办告别派对的故事。影片运用了《故事》中的主题表达理论,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生死这一深刻主题。同时,它也符合《救猫咪》中“喜剧”类型的特点,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乐观态度。
结语
通过分析这些奥斯卡最佳短片,我们可以看到《故事》和《救猫咪》中的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无论是核心冲突的设定、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设计和主题的表达,这些理论都为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对于想要掌握戏剧创作技巧的人来说,这两本书无疑是最好的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