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泰山:石刻、皮影戏与岱庙里的文化传承
“五岳独尊”泰山:石刻、皮影戏与岱庙里的文化传承
泰山,被誉为“五岳独尊”,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封禅祭祀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一座自然奇观,更是一座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宝库。让我们一起探秘这座文化瑰宝,领略其独特魅力。
泰山石刻:书法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泰山石刻数量众多,现存碑刻500余座、摩崖题刻800余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
泰山石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从秦篆到汉隶、魏楷,各种书体应有尽有。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每一块石刻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登泰山以抒怀。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而沉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在南天门狂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泰山皮影:传承六百年的艺术瑰宝
泰山皮影戏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演出剧目极为丰富,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最为著名。泰山皮影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仅保留传统剧目,还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戏。泰山皮影戏已进入泰安小学课堂,有3000多名孩子在学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从八岁开始学艺,十三岁拜师,至今已表演泰山皮影戏近七十载。作为泰山皮影戏的传承人,他独创出一种能够同时操纵、演唱和伴奏的皮影戏表演技艺,手脚并用,同时操纵镲、鼓、木鱼、呱嗒板、渔鼓、坠琴等八种乐器和各种影人,自己边唱边演。
岱庙:祭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岱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的专用庙宇,占地近10万平方米,是泰山最大的古建筑群。岱庙的建筑布局仿照皇宫形式,天贶殿采用最高等级的黄琉璃瓦庑殿顶,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最高等级。
岱庙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如乾隆御制碑、《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等。天贶殿内绘有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始绘于宋代,全长62米,高3.3米,以天贶殿北门为界,东为“启跸图”,西为“回銮图”。壁画中的人物描绘栩栩如生,装束和仪态没有一个雷同的,而壁画中的泰山神端坐于四轮六马大辇之上,尽显端庄威严。壁画构图宏大,布局严谨,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为我国壁画中的珍品。
岱庙不仅是祭祀场所,也是艺术和文化的宝库,被誉为“东方三大殿”之一。岱庙里碑碣林立,其中有巨大的“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记碑”“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都是碑螭首龟趺,高达十余米,有着千年的历史。岱庙自古就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岱庙里,古柏成排,花草遍布,小叶女贞修剪成的矮墙,里面有樱花、牡丹、紫薇、丁香、凌霄、蜡梅和玫瑰,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泰山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通过数字化等现代手段得到传承和弘扬。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的年轻人们正在研发新产品和新剧目,承接皮影肖像定制服务,还接受个人、企业专门剧目定制。孩子们也可以到这里来全方位体验泰山皮影的设计、制作和表演,充分感受其魅力。
泰山,这座文化瑰宝,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泰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