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甘情愿打包送钱,有这等好事吗?须注意诈骗手段翻新
【警惕】心甘情愿打包送钱,有这等好事吗?须注意诈骗手段翻新
近期,利用网约车转移涉诈财物的案件多发。受害人被诈骗分子蛊惑,心甘情愿将财物打包交给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因此蒙受损失。日前,泉州市反诈中心民警就成功劝阻这样一起案件,为受害人成功挽回损失5万8千元。
线下取款+网约车寄送涉诈财物
晋江市公安局滨江派出所民警收到一条反诈预警称,辖区内有一群众在邮政银行大额取款,可能遭遇诈骗,民警迅速到事发地展开调查,并很快找到取钱人黄女士。
民警:有取现五万八吗?
黄女士:有啊。
民警:在你口袋是吗?
黄女士:没有。
民警:滴滴车呢?钱呢?
黄女士:在我房间。
民警:你是有做任务是不是,让你把钱取出来,送哪里去是不是?
黄女士:对呀。
警方紧急成功拦截
原来,受害人黄女士于事发前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黄女士2021年在网上报名的网课能退钱给她,让她加QQ然后进聊天群并下载一个APP。该APP客服让黄女士扫描二维码支付一万元,然后谎称操作失误,要取现五万八千元,叫滴滴车送到指定地点。黄女士不知有诈,准备取现金并叫滴滴车寄送,直到被民警成功拦下保住全部现金,黄女士还懵懂糊涂。
受害人到底是如何陷入诈骗分子精心编织的谎言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可退钱方式外,诈骗分子往往还以投资理财方式骗取财物。
泉州市反诈中心三级警长林朱盛:“诈骗分子往往把自己包装成投资理财大师,进行第一步的诱导。通过这种高回报,低风险,能够获取内部消息的方式,诱导一些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人群去参与虚假投资理财。”
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小额投资,并给以提现返利,再通过一些托,在群聊中发送大量赚钱的案例,来不断刺激受害人,令受害人相信可以快速盈利。为套取受害人资金,免受追查,他们还想出网约车转移涉诈财物的手段。
泉州市反诈中心三级警长林朱盛:“为了规避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资金追踪和监测他,诈骗分子会告诉受害人通过线下取款加邮寄的方式,让受害人心甘情愿地自己去预约网约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去参与这些所谓的高回报 低风险的网络投资理财,那一切让你邮寄现金黄金到指定地点的都是诈骗,都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