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患者的饮食调理:“4多3少”原则全攻略
心绞痛患者的饮食调理:“4多3少”原则全攻略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外,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控制病情、预防复发也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心绞痛患者提供一份实用的饮食指南,重点介绍“4多3少”原则。
“4多”:有益心脏的健康食物
1. 多吃深绿色蔬菜
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绿花椰菜、空心菜等,富含膳食纤维、钙、镁、钾等营养素。膳食纤维有助于脂肪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并降低血胆固醇;钙、镁、钾则可稳定血压,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2. 多吃鱼类
鱼类如鲑鱼、秋刀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功效。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约100-150克,以清蒸或烤制为佳,避免油炸。
3. 多吃水果
水果如芭乐、奇异果、木瓜、柿子、释迦、柳橙等富含维生素C,可保护心脏和血管健康。维生素C参与胆固醇的代谢,促进肝脏将胆固醇转换成胆酸,同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侵害,降低血管内皮的氧化损伤,预防动脉硬化。
4. 多吃坚果
坚果如杏仁、核桃、腰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建议每天食用一小把(约25-30克),可作为零食或加入早餐麦片中。但需注意选择无盐、无糖的原味坚果。
“3少”:需要限制的食物
1. 少吃高钠食物
高盐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衰竭和中风风险。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饮食方面以新鲜、原型食物为主,避开罐头、腌渍或加工食物,并注意隐藏版高钠食物如面线、油面、鸡丝面、面包、糕饼、蜜饯、零食等。
2. 少吃高饱和脂肪酸食物
过多饱和脂肪增加血胆固醇,容易沉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心脏病、中风等风险。饱和脂肪来源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猪油、奶油、椰子油、棕榈油、中式糕点、蛋糕、饼干、冰淇淋等。
3. 少喝酒
酒精代谢产生乙醛,会让血管收缩,增加血流阻力,引起高血压、心脏衰竭风险。少喝酒对心脏最好。若难免要喝,男性每日不超2杯,女性以1杯为限。
其他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食盐摄入量:轻度心衰病人每日摄入食盐量约5克,中度心衰患者为2.5克,重度患者为1克,可选用硒加碘盐代替钠盐。
适量摄入蛋白质:一般说来,对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必控制过严,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每天50~70克,但当心衰严重时,则宜减少蛋白质的供给,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
避免油腻和产气食物:心衰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南瓜等。
不宜进食过饱:进食过饱,尤其是大量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腹部膨胀、膈肌升高,心脏及肺的正常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导致病情加重。
通过遵循“4多3少”原则和注意事项,心绞痛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请记住,饮食调理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