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迎统一标准:AI-SAP将评50余项安全指标
自动驾驶迎统一标准:AI-SAP将评50余项安全指标
近日,我国发布了首个汽车智能安全评价体系AI-SAP,该体系涵盖了智能汽车的环境感知、决策控制、应急响应等多个维度,特别是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制定了详细的智能安全测评规程,包含50多项考评内容,形成全面的安全评估矩阵。这一评价体系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在自动驾驶安全评价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将有效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未来的智能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AI-SAP: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安全评价体系
AI-SAP由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具有“多天候、多要素、多工况、高覆盖”的特点。该体系基于功能运行流程逻辑,分出4大层次,共7个测评维度,包含50余项考评重点。
具体来说,这4大层次包括:
- 环境感知层:评估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包括对道路、行人、其他车辆等的识别。
- 决策规划层:评价车辆在复杂交通场景下的决策能力,如路径规划、速度控制等。
- 执行控制层:测试车辆对决策的执行能力,包括转向、加减速等控制精度。
- 应急响应层:检验车辆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如紧急制动、避障等。
7个测评维度则覆盖了:
- 风险应对能力
- 法规符合性
- 人机交互安全
- 多传感器融合
- 决策逻辑合理性
- 控制系统稳定性
- 应急处理有效性
行业意义: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健康发展
AI-SAP的发布,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正如智己汽车副首席技术官郭辉所说:“自动驾驶向高阶迈进的过程中,要经过百万、千万公里的路试,目的都是为了安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挑战。我觉得行业应该形成共同的标准,也是要恪守的一条底线。”
其次,AI-SAP将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指出:“智能驾驶犹如一个电子司机,一旦系统出问题,可能导致车毁人亡,需要一套严格的体系标准。但智能驾驶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得给它成长空间,给企业空间。评测标准不是仅出难题,而是从通过打分,优化不及格的车型,让及格的保住安全底线的企业知道自己的差距,不断成长。”
市场需求:车企与消费者共同期待
随着智能化车辆渗透率快速攀升,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已成为行业共识。理想汽车智能空间副总裁勾晓菲表示:“现阶段挑战很大:之前的座舱是功能的叠加,你只需要评测这个功能可不可用。而今天的智能座舱,是全面的AI化,它带来的难度非常大,评判标准升级为好不好用。还有就是,现在功能迭代速度很快,迭代后你怎么去测试和验证……这些需要行业一起探讨解决,一起去完善标准体系。”
对于消费者而言,AI-SAP的发布将提供更可靠的购车参考。吉林大学教授王琳指出:“用户体验对于智能座舱至关重要,在消费者体验交互过程中感觉不好,很有可能会失去这个用户。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有一个标准或一个约束,会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有利于产品升级。”
未来展望:引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AI-SAP将于2024年发布测评规程,2025年上半年发布首批测评结果。这将为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开发及迭代导入深度安全测评体系,加快我国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落地进程。
可以预见,随着AI-SAP的逐步实施,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方面,它将推动技术不断进步,提高整体安全水平;另一方面,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产品选择依据,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所言:“未来5到10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自动驾驶技术将给人类带来‘安全出行、高效出行、愉快出行、经济出行、和谐出行’等巨大的经济和生活价值。自动驾驶安全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价值,也是客户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绝对诉求。”
随着AI-SAP的推出,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全球智能交通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