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苗接种配合生活防护,有效预防乙肝e抗原阳性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3: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苗接种配合生活防护,有效预防乙肝e抗原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更是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2万人因HBV感染而死亡。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7500万,其中80%的肝癌病例与乙肝相关。因此,对于乙肝e抗原阳性的预防,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课题。

01

乙肝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武器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自199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1-4岁儿童乙肝流行率已从9.67%降至0.3%,降幅达97%。

标准接种程序

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0-1-6月,即在接种第一剂次后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进行第二和第三剂次接种。研究显示,仅接种一剂的人群中约50%能产生保护性抗体,而完成全程接种后,这一比例可提升至95%以上。

特殊人群接种指南

  •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还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高风险人群:包括医务人员、血站工作人员、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检查抗体水平,必要时进行加强接种。
  • 未完成全程接种者:应及时补种,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02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 避免血液传播: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在非正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可能引起皮肤破损的操作。
  2.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与HB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3. 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沾染血液的个人用品。
  4. 医疗安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
03

澄清误区:这些情况不会传播乙肝

由于对乙肝的误解,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乙肝患者存在不必要的恐惧。以下这些情况不会传播乙肝:

  • 与乙肝患者共同进餐
  • 与乙肝患者握手、拥抱
  • 在同一办公室工作
  • 蚊虫叮咬

04

高风险人群的特殊预防措施

对于某些高风险人群,需要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

  •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将母婴传播率降至0.23%。
  •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推广安全注射,对可能造成创口的器具必须严格消毒。
  • 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并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05

结语:科学预防,消除歧视

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乙肝患者并非“洪水猛兽”,他们需要的是理解与关爱,而不是歧视与排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没有肝炎的世界而行动!

参考文献
[[1]] 《「科普」慢乙肝的传播与预防》
[[2]] 《乙肝疫苗怎么打?哪些人群需要打?一文读懂→》
[[3]] 《从肝炎到肝癌只需3步!乙肝早防早治,做好这4点→》
[[4]] 《肝硬化患者必知:远离硬饭,切勿忽视这6项饮食禁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