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必看: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
一年级新生必看: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
小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男孩,每天早晨上学都找各种借口迟迟不肯进校园。即便进了教室也时不时举手问老师时间,问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放学。上课不能专心学习,总是双眼含泪向门外看,哭诉他对奶奶的想念。要么就忽然间站起来试图离开教室或者忽然上讲台要求老师给他的家人打电话。平时不和其他同学交流、玩耍。
一天在校门口,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小明都不肯进校园,他死死地拽着奶奶的衣襟号啕大哭。最后是被奶奶连拖带拎送进教室的。进入教室小明死活不撒手,在座位上僵持了十几分钟,直到奶奶用暴力手段才挣脱他离开了。还有一天,小明是被奶奶哄着进入教室的,进入教室后小明又不撒手,僵持很久,这种情况下老师没办法上课,给其他孩子也带来不好的影响。
经过家访、谈话等各方面调查,老师了解到小明的现状与以下因素有关:
- 父母感情不和,吵架闹离婚,导致孩子焦虑,缺乏安全感
- 家中父母关爱不够,再加上奶奶的溺爱,孩子规则意识淡薄
- 刚入一年级,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同学,再加上校规校纪让小明产生了恐惧、焦虑心理
综上所述,小明应该是分离焦虑及入学适应不良。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和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呢?
学校层面的支持
入学教育引导
- 校园文化介绍:通过开学典礼、校园导览等方式,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规章制度及基本设施,增强归属感。
- 班级团队建设:组织破冰游戏、团队活动,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建立初步的班级凝聚力。
- 作息时间安排:明确告知作息时间表,包括上下学时间、课间休息、午餐及午休等,帮助学生逐步调整作息习惯。
学习方法培训
- 学习策略指导:开展学习方法讲座或工作坊,教授时间管理、笔记技巧、复习策略等,提高学习效率。
- 课堂参与鼓励: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 作业辅导与支持:设立课后辅导班或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和答疑解惑。
心理调适支持
- 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信心培养等技能。
- 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 情绪识别与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增强情感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提升
- 社交礼仪教育:教授基本的社交礼仪,如礼貌用语、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促进学生间的和谐相处。
- 冲突解决培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有效解决冲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团队合作项目或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分工合作、沟通协调。
家校沟通桥梁
- 定期家长会: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教学计划及家校合作事项,增强家校联系。
- 家校联系册/平台:建立家校联系册或使用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反馈学生情况,及时解决家长关切。
- 家长志愿者计划: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或成为志愿者,增强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生活自理指导
- 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如整理书包、穿衣叠被、个人卫生等,通过示范、实践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 午餐管理:制定午餐管理规范,指导学生排队取餐、文明用餐,培养其良好的餐桌礼仪和饮食习惯。
- 安全自护教育:教授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如交通安全、防火防盗、急救知识等。
兴趣特长发现
- 多元课程体验: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班,如绘画、音乐、体育、科技等,让学生尝试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 特长展示平台:组织才艺展示、比赛或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 个性化发展支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展。
家长层面的指导
有效陪伴
正确的示范、有效的陪伴非常重要。“家长不要监督式陪伴,盯着孩子学习,可以在旁边阅读、做家务,这也是营造学习氛围的一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回家有自己的事要完成,孩子回家也有自己的学业要完成,每个人各司其职。”
调整心态
不仅孩子有分离焦虑,家长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孩子的观察力还是很敏锐的,当家长表现出对于他们的担心,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孩子而言,小学是新的人生阶段,将看到成长路上更多的风景,都将成为他们独特的人生经验。”
培养习惯
一年级的学习还有一个关键词——习惯。当孩子能在这个阶段就坚持培养一些好习惯,以后的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当孩子开始学习写字时,关注他们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是否规范;在写作业时,能不能细心认真、有条理有计划地完成;有没有养成各学科资料分类整理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培养是老师们会在学校里教授,但仍然需要孩子们在家时也能坚持。小学一年级是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打下的基础可以助力整个小学学习生活。
激发兴趣
面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期待和好奇,比如:与孩子分享自己小学时的美好回忆,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可以邀请身边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分享他们的经验,帮助自己的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还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参观小学,了解小学课堂,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更直观的感受。
建立学习态度
许多学习态度的变现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譬如孩子迟到或者没吃早餐上学会,时常是因家长本身晚起/没替孩子准备早餐造成。如果孩子上学迟到,早上没有时间好好与父母道别、肚子饥饿、一到学校就觉得自己要被老师骂了、或者自责,自然就么有稳定的心里状态来准备学习,在学校的这一整天可能许多事情都会不太顺利。因此,可以协助孩子:
- 调整孩子的作息,尽量让他们早睡早起
- 前一晚预先准备好上学所需的物品
这样可以帮住孩子在校园中更顺利地适应。
关注学习态度而非成绩
不同年纪的学习特色可能适合不同特制的孩子,以成绩来建立孩子的自信会有许多风险!举例来说,学习注音需要的是辨认声音与结合声韵的能力,而学习国字需要的却是图像观察与记忆的能力。一个孩子可能注音学得很快很好、国字却不然。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习的难度变大,表现又是另一回事。而小学时代的与逻辑推理的比重则越来越重,所以时常见到国小与国中时成绩好的学生是不太相同的人!家长与期把焦点放在成绩,不如放在学习态度的建立。有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孩子自然会逐渐找到绽放自己才能的领域:
低年级建议建立的学习习惯:
- 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乐的习惯
- 养成复习作业的习惯
- 约定好固定摆放给家长阅读/签名资料的位置,以及让父母核对作业的时间
父母即使工作忙碌,每日若能透过核对作业,了解教学进度、孩子学习的状况,这些陪伴对孩子来说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受,孩子的学习效果一定更好,也更能培养在家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良好品格
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在在学校是否顺利交朋友、是否有好人缘?是否被霸凌?其实低年级阶段,人机互动还不那么复杂,老师也都一直在班上看着学生,霸凌的状况比较少见,倒是孩子的生活习惯与品行会比较直接的影响到人际关系。举例来说:一个总是脏兮兮、有怪味,或者喜欢插嘴、不听人说话、静不下心来常常影响团体秩序的孩子,抑或是冲突发生时容易动手动脚的孩子,大家很可能较不会想靠近他。
家长可以透过引导孩子改善生活习惯和品格来促进人际关系。例如:
- 教导孩子保持个人卫生
- 鼓励孩子与人互动时,留意礼貌与尊重
- 在冲突发生时,引导他们向老师寻求帮助,而非自行攻击回应
这样可以帮住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和社交能力。
给予尝试的空间
不少父母对于孩子遇到的状况容易感到焦虑,希望赶快处理改善。其实就像成人一样,有的人适应环境快、有的人则很慢熟;有的人在交友上是属于自然熟、有的人是日久见真情,其实也是要让孩子有空间去小社会里面发展自己。孩子在学校遇到挫折,家长不用急着帮他移除障碍,陪着他去感受当中的困难,一起走困难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也许才是最棒的协助。
创造亲师合作的信任关系
虽然班级学生数下降,但教学变得复杂且学生差异大,老师比过往要承担更多学校行政与教学的压力,因此,与老师建立同盟的伙伴系,是协助孩子适应最好的方法。
信任与肯定
有句话说“好老师也是家长宠出来的”,当家长信任并肯定老师的努力,老师就能更有信心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经营班级的正向学习氛围等有助与孩子学习与适应的良好环境。沟通与尊重
当家长若与老师有不同意见,可以透过积极沟通来解决,有有时候家长对于孩子某个情况很担心,但是与老师沟通却别回应还好、可以再观察,此时家长不妨也听听老师的看法、相信老师的专也,老师多年观察不同世代学生的丰富经验,也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观点。
专业建议
建立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对老师来说,国小低年段的学习重点是建立好的自立生活与学习习惯,有三个重点:
- 学习时间规则:上学校准时、下课时间结束前回到教室、换科任教室时能准时抵达、下课时喝水上厕所/上课时尽量不上厕所
- 辨认与记忆位置:知道不同课堂的位置、抵达路经与所需的时间
- 物品管理:携带每日所需学用品上学、摆放于正确位置、整理自己的置物空间、科任课时携带齐全学用品至教室上课
过去的教育重视考试或作业的成绩,而现在老师会将上学校准时、备齐物品等等的学习态度、行为列入计分项目,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做到这些要求一方面得到老师的赞美、另一方面也直接得到了分数的奖励,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不用成绩建立孩子的自信
不同年纪的学习特色可能适合不同特制的孩子,以成绩来建立孩子的自信会有许多风险!举例来说,学习注音需要的是辨认声音与结合声韵的能力,而学习国字需要的却是图像观察与记忆的能力。一个孩子可能注音学得很快很好、国字却不然。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习的难度变大,表现又是另一回事。而小学时代的与逻辑推理的比重则越来越重,所以时常见到国小与国中时成绩好的学生是不太相同的人!家长与期把焦点放在成绩,不如放在学习态度的建立。有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孩子自然会逐渐找到绽放自己才能的领域:
低年级建议建立的学习习惯:
- 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乐的习惯
- 养成复习作业的习惯
- 约定好固定摆放给家长阅读/签名资料的位置,以及让父母核对作业的时间
父母即使工作忙碌,每日若能透过核对作业,了解教学进度、孩子学习的状况,这些陪伴对孩子来说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受,孩子的学习效果一定更好,也更能培养在家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给予孩子尝试的空间
不少父母对于孩子遇到的状况容易感到焦虑,希望赶快处理改善。其实就像成人一样,有的人适应环境快、有的人则很慢熟;有的人在交友上是属于自然熟、有的人是日久见真情,其实也是要让孩子有空间去小社会里面发展自己。孩子在学校遇到挫折,家长不用急着帮他移除障碍,陪着他去感受当中的困难,一起走困难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也许才是最棒的协助。
创造亲师合作的信任关系
虽然班级学生数下降,但教学变得复杂且学生差异大,老师比过往要承担更多学校行政与教学的压力,因此,与老师建立同盟的伙伴系,是协助孩子适应最好的方法。
信任与肯定
有句话说“好老师也是家长宠出来的”,当家长信任并肯定老师的努力,老师就能更有信心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经营班级的正向学习氛围等有助与孩子学习与适应的良好环境。沟通与尊重
当家长若与老师有不同意见,可以透过积极沟通来解决,有有时候家长对于孩子某个情况很担心,但是与老师沟通却别回应还好、可以再观察,此时家长不妨也听听老师的看法、相信老师的专也,老师多年观察不同世代学生的丰富经验,也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观点。
一年级是孩子们学习旅程的起点,老师们的寄语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美好期望和深切祝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寄语示例:
亲爱的孩子,你已经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是人生的新起点,愿你在新的阶段勇敢探索、不断学习,收获成长和快乐。
学习是一件充满挑战又很快乐的事。希望你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发现更多宝藏,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一年级是你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开始,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学习,与同学们一起创造属于你们的回忆吧!
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每次看到你认真学习的样子,爸爸妈妈都感到无比欣慰。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我们永远会陪伴在你身边。
不懂的问题大胆去问,勇于探索才能不断进步。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开学啦!愿你在这个新学期里,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风一样自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收回玩心,找回专心;带上恒心,持之以恒。愿你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加油!
祝你学业有成,梦想启航!愿你在知识的殿堂里找到自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让我们一起助力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享受学习的乐趣,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