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葛洪:东晋著名医药学家与道教理论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7: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葛洪:东晋著名医药学家与道教理论家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出生于丹阳郡(今江苏句容)的一个汉族士族家庭,是三国时期方士葛玄的侄孙,世称小仙翁。葛洪不仅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医生,还是预防医学的先驱。他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方法。“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他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其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关于他的绘画作品,《葛稚川移居图轴》由元代王蒙绘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人物图·葛仙吐火图》由明代郭诩绘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临床应用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详细描述了一种名为“尸注”的疾病,这种病具有传染性且症状多变。患者会感到怕冷发烧、浑身乏力、精神恍惚,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消瘦甚至死亡。葛洪所描述的这种病症,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够感染人体多个器官,包括肺结核和骨关节结核等。

人物评价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他不仅精通丹道,还擅长医术,学贯百家。他在道教理论、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抱朴子》是其主要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文章和美学的论述,虽然这些论述较为零散,但其价值不容忽视。

后世影响

葛洪一生致力于炼丹和医学研究,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实践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他敢于“疑古”,反对“贵远贱近”,强调创新,认为“古书虽多,未必尽善”。这种思想在他的医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重视实验,勇于创新,这对他在医学上的贡献至关重要。葛洪通过大量阅读医书,并注重分析实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遗产。

生平

葛洪出身于江南士族家庭。13岁时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贫寒。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此称他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初以故官仕晋,最后官至平南将军。

学术内容

道教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医学

葛洪在医学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著有《肘后备急方》,这是一部实用的医学手册,收录了许多常见病和急症的治疗方法。其中对天花的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显示了他在医学观察和记录方面的卓越能力。

轶事典故

葛洪,丹阳人,家中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也不修理,常常需要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又推开杂草进屋。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他就背起书篓步行,到别人家抄书,他卖木柴买纸,借火光读书。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