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一附院专家推荐:发热期间营养指南
市中医一附院专家推荐:发热期间营养指南
发热是身体对疾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康复至关重要。市中医一附院感染科专家特别提醒,发热期间的营养补充和饮食调理不容忽视。
发热期间的饮食原则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发热时,人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但是,由于发热时常伴有消化功能减退,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稀饭、米粥、面条、蛋羹等。这些食物不仅易于消化,还能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发热期间,可以选择牛奶、鸡蛋、鱼类、瘦肉和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C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铁吸收等重要作用。发热期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西红柿、绿叶蔬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维生素C,还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发热时,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因此,应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辛辣调料、生冷食物等,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调理特色建议
中医认为,发热期间的饮食调理应根据“实火”和“虚火”的不同来调整。
实火型发热
实火型发热多由外感风热或饮食积滞引起,表现为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应选择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瓜、冬瓜、丝瓜等,同时可以饮用一些清热解毒的养生茶,如洛神花茶、青草茶等。
虚火型发热
虚火型发热多由阴虚火旺引起,表现为低热、盗汗、口干等症状。应选择滋阴降火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可以饮用一些滋阴降火的养生茶,如麦冬茶、玄参茶等。
发热期间的护理要点
充分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脱水。因此,发热患者应充分补充水分,每天至少饮用2000毫升水。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适当休息
发热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因此,发热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
物理降温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但应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中毒。同时,避免过度包裹,保持室内通风。
观察病情变化
发热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发热期间的营养补充和饮食调理对于促进康复至关重要。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和护理要点,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好转。同时,发热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